,可以付三成,贷七成,二十年内还清即可。这个政策可大大地缓解了周万二人的压力。
当时的房子,贵的能有三五百万,便宜的三五万也有,他们决定一次到位,买套至少能住个十多年的房子,让两个小孩儿在那儿成长学习,有个稳定安全的居所,重要的是和桂老师近着,其实桂老师目前也不需要他们照看,但年轻人跟关系亲近的长辈不远,心理上会更有安慰。
也是幸运,从他们做这个决定开始,房子没有找很久,大半个月就有了眉目,有一家生意人要移民出国,在处置国内的房产,周长城万云看过那套买来还没装修过的毛坯房后,被窗外沙沙的风吹树叶声吸引,当场就拍板交了定金。
接着就是第一次到银行去办有息贷款,第一次交物业费,第一次去处理各类的杂事,有时候是万云去,有时候周长城去,有时候是两人去,这还是他们首次买小区住宅,跟以前住的村里的房子都不一样,倒是觉得一切都新鲜着,也不觉繁琐。
尤其是找银行贷款这件事,渐渐在他们不够钱搞扩张的民企中间流行开来。周长城和万云都说,往后要是想扩大产线和厂房,至少多了条路,往后还是要多跟银行的人打交道,至少人家那儿比吴耀中放的款利息要便宜多了。
房子的手续跑了小半个月才算弄好,后续就是找吕道长算日子开始动工装修,装修了这么几次地方,万云都装出经验来了,以前他们没有熟悉的施工队,过分依赖朱哥,现在他们回广州回得少,也认识了一些新的包工头,再联系上之前给酒楼做设计的公司,设计图定好后,就直接让包工头报价,对比了一番,这才开始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