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大部分院士在她面前,也只能是规规矩矩的,不敢以自己的身份压人。
洛听竹听到方子业提起屠呦呦先生,便问道:“师兄,你现在觉得,基础理论的突破,和应用科学的突破,到底谁要更重要一些?”
“屠老师之所以没能评选上院士,主要是她在基础科研上的突破不够。”
“青蒿素毕竟是提取物,并不是理论原创。”
“有小道评论称,青蒿素治疗疟疾,固有之,屠老师只是将其转化成了可复制的现实,其实并不是她攻克了固有逻辑。”
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是屠呦呦与团队一起提取出来的关键物质。
但这个提法来源于中医学古籍。
方子业记得自己还看过原文,但具体是哪一部中医学巨作,方子业忘记了,反正是有记载的。
“听竹,其实涉及到我们中医学的老前辈,我个人不好发表观念。”
“青蒿治疗疟疾,属于是基本原理突破,如果屠老师是自己提出了这样的概念,并且将青蒿素提了出来,那么就是基础科学的跃进。”
“然而,青蒿治疗疟疾,虽然记录于古籍之中,并未得到根本上的印证,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它只是猜想。”
“或者是经过了表层实验论证的猜想。”
“这样的猜想,很多人都能做,我们国家的古籍浩瀚如海,与医学相关的猜想,据说有数十万乃至百万方……”
“如果都将其一一印证,必然要费大量的财力物力!~”
“能够将猜想转化为现实的,叫作实际应用能力。这也非常关键。”
“就比如说揭翰,你如果把他的奇思妙想收录起来,也早就达到一本书的厚度了。”
“但大概率可能是无根猜想。”
“从这个角度说,应用能力要高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可如果一个人的操作非常好,但没有思维进行指导的话?”
“嗯,我们华国人的动手能力是不弱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包括古代也是如此…”
“比如说火药,我们国家的烟研究发展非常璀璨,可方向出了问题,就。”
“你懂我心里的纠结吧?”
“两者不太好横向比较,最好是可以相互承接住,才是最完美的形态。”方子业分析着。
要方子业单独拧出来谁更重要,方子业真的分辨不出来,只能说都很重要。
方子业很尊重屠呦呦老师,也为她未能成为院士而感到遗憾,可也不得不承认一些传闻,其实有一定的道理。
不能说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