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不再是无稽之谈,而是方子业实实在在地看过了这个层面的视野,所以,他看待问题的角度,与很多年前不再相同。
换句话说,如果全世界都不保护专利的话。
那么,方子业就不会想着去改良什么微型循环仪,也没有公司愿意投资给方子业,即便是国家,可能也不会投资。
投资了就是铁定亏损!
医药行业就别发展了呗?
只要有了新的产品,大家都一拥而上地仿制,等着别人发明就好了啊。
大家都不发明的话,那么所有人都各安天命呗,生病了就注定该死,连被治疗的机会都没有!~
很多普通人当然支持——
如果治不好,我可以死啊,但是最好不要让我因为贫穷,治疗不起而死。
“师兄,那你下一步,打算搞什么病种呢?”
“神经再植?神经埋养?还是?脊髓半切这种?”洛听竹随着方子业的话题问道。
“暂时也还没有想好!~”
“神经埋养术要做,不过我也没有必要亲自去做,大方向肯定是想要往保肢术方向靠的,可能先做一做尿病保肢术。”
“然后往重建术方向发展吧,一点点往前靠。”方子业说。
洛听竹闻言,点了点头,感慨道:“这就是大佬带队的好处啊,有一个大方向之后,随便丢出来一个分支,就可以养活好几个团队了。”
“甚至撑起来几家医院的江湖地位了。”
网上有一个段子。
别人叫我方工,其实我一个二十几岁的博士懂什么临床医学?
现在的胡青元也可以说这句话,但是,胡青元作为方子业的学生,一般的生物公司找胡青元的时候,依旧是一口一个胡老师喊个不停。
包括以前的方子业,在硕士期间,器械公司以及生物公司,也是老师老师的喊。
他们喊的不是现在的胡青元和那时候的方子业,喊的是现在的方子业和袁威宏。
不得不承认的一件事就是,如果高校的副教授愿意到生物公司任职的话,综合实力是非常能打的。
“保肢术是方向之一,重建术是大方向。”
“在这两个方向,其实还有不少可以衍化的细小分支,可以整容我们骨科的各个亚专科。也会涉及到外科的一些专科。”
“最近十年,我如果可以把这两个方向搞明白,王院长他们说的那个位置我就算不上去,其他的院士老师看到我了也会客客气气的。”方子业格外笃定。
其他人不提,就屠呦呦女士的科研成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