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年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双方又爆发一次大战。
这一次,爱因斯坦剑指不确定性原理。
他提出了著名的“爱因斯坦光盒”。
这个思想实验一出,瞬间就让海森堡等人慌神了。
眼看爱因斯坦就要赢了,但是最后关头,玻尔再次出手。
哥本哈根诠释第二次完胜!
爱因斯坦接连遭遇两败,但依然越战越勇。
终于,他在1935年,向量子力学发起了最后一次攻击!
他和他的助手,发表了一篇只有几页纸的论文,被称为“epr论文”。
这篇论文是针对量子力学的完备性发出质疑的。
文章一出,学界轰动!
所有人都觉得,这一次爱因斯坦要赢了。
但是乐极生悲,玻尔第三次出手了!
这一次,他提出了大名鼎鼎的【量子纠缠】概念。
一举粉碎了epr论文的质疑。
爱因斯坦从此心灰意冷。
至此,哥本哈根学派成为量子力学领域的绝对权威。
三败爱因斯坦,这是何等可怕和傲人的战绩!
玻尔之名,恐怖如斯!
然而,就在哥本哈根学派欢欣鼓舞之时。
事情再度反转!
仅仅两年半之后。
爱因斯坦的头号大将兼忠心小弟,薛定谔突然爆种。
他发起了保守派的最后一击。
在很多人来看,这是爱因斯坦等人的垂死挣扎。
但就是这一击,却狠狠地打在了哥本哈根学派的死穴之上!
薛定谔从来都不信什么概率解释、波函数坍缩之类的概念。
他把这些匪夷所思的概念,巧妙地引入到宏观世界。
从而提出了那个恐怕是量子力学领域最最著名的思想实验。
【薛定谔的猫】!
第四神兽一出,天下皆惊。
这一次,哥本哈根学派再也解决不了这只猫了。
哪怕是玻尔出手也不行。
因为它把人的意识和客观世界结合在了一起。
甚至比哥本哈根诠释本身还令人匪夷所思。
直至今日,薛定谔的猫依旧是无解的难题。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后世又发展出一些其他的量子力学解释。
比如:平行宇宙学说等。
但这些理论都不够完美。
所以,薛定谔的猫才会如此出名!
它依然像个幽灵一样,飘荡在量子力学的世界里,等待着最后的裁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