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恒星第二种命运!白矮星质量极限!中子星!轰动全场!
李奇维的恒星演化理论,深深震撼了在场所有人。
利用原子学和量子论的理论,竟然能解决天文学一直以来的未解之谜。
这是物理学对天文学的又一次精彩指导。
就好比当初量子论完美解释元素周期表。
不少天文学大佬心中默默感叹:
“以后的天文学专业学生,恐怕一半时间都要用来学物理了。”
“那种仅凭观测来研究天文学的思想过时了。”
爱丁顿、哈勃、余青松等人,皆以一种无比崇拜的目光看着李奇维。
他们的心中实在太震撼了。
当初牛顿通过一支笔,将天和地统一起来。
天就是太阳,就是恒星。
而现在,布鲁斯教授则用另一支笔,为众人描绘出天的本质。
物理学的魅力再次征服了众人。
此刻,当李奇维说出恒星还有第二种命运后,会场沸腾了。
红巨星、白矮星的概念,已经让人震动不已。
甚至有不少天文学宿老,把白矮星和以前发现的某些天体联系起来了。
“貌似我们已经发现过白矮星了。”
真实历史上,早在1844年,德国天文学家在天狼星时,就发现了它有一颗非常暗淡的伴星。
后来证明,那颗伴星其实就是白矮星。
这种发现未知天体和现象的情况,在天文学领域就再正常不过了。
无论是东西方,古代都有很多对天文现象的记载。
直到后世,天文学的各种理论真正成熟以后,才能对这些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所以,李奇维是第一个提出“白矮星”的人,但不是第一个发现该星体的。
他只负责给出理论,脏活累活当然都是甩给天文学家去做。
理论物理学家就是要有这样的逼格!
而现在,所有人都想知道,恒星还有什么样的演化结局。
在众人的期待中,李奇维继续说道:
“刚刚说过,恒星在氢元素消耗殆尽,核聚变停止后,就会走向灭亡。”
“它抛射出外层的大量物质,只剩下白矮星这个核心。”
“白矮星之所以能稳定存在,就是因为它自身的引力和电子简并压力平衡了。”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果平衡被打破了呢?”
哗!
众人又是一惊!
他们不明白布鲁斯教授这话是什么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