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忧民惟高阁老也!”
又是一次夸赞。
高仪却已经麻木了,他的眼神下意识的看向一旁的高拱。
你高肃卿倒是说话啊!
高仪心中乱如麻。
高拱却同样是心乱如麻。
高!
实在是太高了!
高拱现在只觉得无可奈何。
反对严绍庭提议的?
可不要忘了他高肃卿是铁杆的新政支持者,更是为此能干出虚君实相。
自己反对严绍庭的提议,岂不就是自己在反对新政,自己在打自己的脸?
至于说如今朝堂之上的官员?
高拱更是有苦说不出。
这几年随着皇帝躲到西苑,严绍庭辞官治学,严系官员在朝中蛰伏,无有建言,只会照章办事。而自己又一直在整饬吏治,刷新官场。
凡是对抗新政的官员,基本都被自己驱逐乃是于罢官治罪。
现在但凡在朝中有点分量的官员,也基本都是支持新政的。
现在让他们反对严绍庭提出的明显是新政的法子?
而更为关键的是。
不论是要摊丁入亩一体纳粮,还是现在提出的限制蓄奴,严绍庭都很巧妙的避过了在朝官员。
摊丁入亩和一体纳粮,都是针对那些不在朝中为官的人,不是功名之辈,便是早已辞官的人。蓄奴同样是一样的道理,严绍庭明晃晃的就说了,官员不在限制之内。
这等分化。
虽然有些赤裸裸的充满了利益和拉拢。
但高拱却知道,这一手安排实在是高明。
严绍庭没有打算动朝中官员的利益好处,只去对其他人下手。而如今朝中官员又基本都是支持新政的,利益不受损,还能继续办着新政的事。
高拱用脚指头去想都能想明白。
这些官员会如何选择。
事不关己,最终都会高高挂起。
毕竟严绍庭今天亮出来的屠刀,不是冲着今日这些在场之人来的。
至于和他抗辩?
能跑出北京城再说。
对了。
不要忘了,如今北京城也已经在人家的掌握之中了。
高拱不由看向严绍庭,眼里多了几分好奇。
他要怎么解决明知会生乱的江南?
严绍庭这边也已经重新开口。
“为免高阁老所言之事于江南发生,本官今得旨意,严祖宗成法于禁奴一事,不忍东南黎庶受士绅豪右裹挟蒙蔽聚众生乱。本官奉旨掌京畿内外兵马,总制城中厂卫、提督京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