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表》和《诫子书》,于是学习不精的便暴露了。这其中还有林菱,她外头想了半天,只记得一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阻了,至于《诫子书》那更是一句都不记得了!她心有戚戚焉地说:
【我一直觉得学生时代最难背、最让人害怕的文言文,《出师表》可以排第一了,因为里面很多字我都不会读,比如“陟罚臧否”,我就一直把他念成“陟(se)罚臧否(fou)”,其实正确读音应当是“zhi fá zāng pi”。还有费祎的“祎”,我一直念成“hui”,我同桌读成“wei”,但其实我们俩都不对,它居然读“费祎(yi)”。
第二名我愿意排给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这不是朗朗上口?很难背吗?不过这些不在四书五经之内,为何特意选了这篇考?”连朱元璋这大老粗都能说出两句《出师表》来,他骄傲地昂起了脑袋,自觉文化水平比林菱强,顺带在心里想:怪不得仙迹刚出现的时候就说:考虑到林菱的文化水平,要给他们翻译呢。
若按照他们这些古人的说法方式,后人估摸都看不懂!
林爷爷不知什么时候也探头过来看,寸子前面的错题已经讲完了,现在空白的地方让他自个先做着,于是也笑着说了句:
【你们背书的时候总嫌弃《出师表》太长了太难背了,但对刘禅来说,大概是希望这《出师表》越长越好吧?唉,诸葛丞相去世的时候,刘禅只有二十七岁,摆在他面前的是虎视眈眈的曹魏、貌合神离的东吴,而更让他无奈的是,诸葛丞相一死,蜀汉也分崩离析,朝堂大臣立刻开始内斗起来。杨仪与魏延反目成仇,差点把蜀汉拖到内战的地步。
刘禅没办法,他按图索骥,把出师表上的人全用了,左支右绌,艰难地驾驭着蜀汉这艘航船负重前行,支撑了29年,虽然为政后期也办了不少昏庸的事情,但能撑这样久,还是不错了。】
蜀汉,诸葛亮正好应邀入宫吃鱼,忽然听到这番话,他与刘禅具都是一怔,两人相顾无言,直到刘禅红着眼低下头:“相父……”
他话音未落,林爷爷又说:
【最后他投降了,但也算体面。当时魏国大将邓艾打过来,姜维率兵在外抵御钟会,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派兵抵御,兵败身死,蜀汉已经等不到姜维了,等到了或许也赢不了,所以刘禅下了最后一道圣旨:“百姓布野,馀粮栖亩,以俟后来之惠,全元元之命”,意思是我可以投降,但请不要伤害蜀汉的百姓,至于自己,他写道:“存亡敕赐,惟所裁之”,杀剐存留悉听尊便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