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尉的位置本来就是空着的……
——先帝老爷子即位初,中尉是周亚夫。
后来吴楚乱起,周亚夫被拜为太尉,乱平又拜了丞相,之后不久便被政治雪藏。
先帝老爷子未雨绸缪,早早培养好的中尉人选:苍鹰郅都,也被刘荣外放到了雁门郡历练。
一开始,是给郡太守程不识做副手:郡都尉;
去年河套-马邑一战过后,程不识转掉河套,任朔方郡守,郅都也被提拔为一把手,做了雁门太守。
才刚做太守一年,直接把人召回来担任九卿,多少有些不妥;
而且刘舍也不希望郅都,按原历史的轨迹走官场,而是希望这位‘战克之将’,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走军方发展路线。
而郅都之后,先帝老爷子也曾为刘荣,预备下了新的中尉人选。
建陵侯卫绾。
当年,中郎将郅都升中尉失败后,先帝老爷子就任命了平乱有功,武勋封侯的卫绾为中尉。
结果后来卫尉出缺,刘荣没办法,只能把卫绾强提上九卿。
眼下,卫绾仍为卫尉;
虽然卫尉即将被踢出偏行政的三公九卿体系,但转入军队体系后,卫尉仍旧是中二千石的级别。
理论上,刘荣确实可以让卫绾平调,从卫尉转任执金吾。
但这无非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卫绾做了执金吾,刘荣就得找个新中尉,缺口依旧存在,仅仅只是换了个位置而已。
更要命的是:刘荣最终需要面对的情况,很可能是执金吾、卫尉两个位置同时出缺。
——三公一级出缺的亚相御史大夫,刘荣唯一能想到的、基本满足条件的人选,只有卫绾!
卫绾未必完全合适;
但他绝对是眼下,最合适,同时也是唯一一个乍一眼看上去,不会让人觉得明显不合适的候选人。
所以,卫绾非但不能担任执金吾,甚至还不能继续担任卫尉。
至此,三公一级基本得到解决:丞相窦婴,御史大夫卫绾,大司空韩安国;
可九卿一级的缺口,却是越来越大了……
——大农得找人;
——执金吾得找人;
——太常得找人。
现有的其他九卿:少府石奋本就是权宜之计,继续‘权宜’虽也可以,但多少有些不合适。
准确的说,石奋这个少府,在少府顺利被拆分后,基本就已经完成使命了。
继续让他担任少府,就要拖这个被削弱后的庞大机构的后退了。
如此一来——少府最好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