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将领丁固率领的骑兵追上,死死咬在了身后。
被骑兵追击,刘邦那是吓得心神俱震;
坐在由太仆夏侯婴驾驭的马车上,什么儿子、女儿,都毫不迟疑的往车下踢,就图能减轻车重,加快车速,以更快逃出生天。
结果每踢下去一次,夏侯婴就要停一次车,把后来的鲁元主刘乐、孝惠皇帝刘乐往车里捡一回;
非但没有按照刘邦的预想,减轻车重、加快车速,反而还因为夏侯婴停车捡孩子,而又浪费了不少时间。
万般无奈之下,刘邦就只能从车厢后侧探出头,向已经追进的丁固喊道:两贤岂相厄哉!
字面意思就是说:英雄为何要难为英雄呢?
听到刘邦这句话,丁固便驻马止步,而后引军而去,不再追击刘邦了。
——当然不是因为丁固,被刘邦这一声‘英雄’给夸嗨了!
而是刘邦这句话,是有一层更深层次的含义的。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丁固或许是英雄,或许不是;
但毋庸置疑的是:丁固,是楚将。
在那个时代,绝大多数楚将存在的意义,都是对付刘邦的汉军。
楚将建功立业、夺取功勋,也都得通过战胜汉军来达成。
更何况霸王项羽,在军事方面本来就有点瞧不起人,连韩信都瞧不起、不愿重用,更舍不得为其加官进爵。
所以,出于养寇自重的考虑——出于‘留下汉军之主,给楚军将士留下一个刷怪升经验的副本’的考虑,丁固放走了逃亡路上的刘邦。
然后,这个和项襄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回旋镖,在三年后——在项襄被赐刘姓时,不偏不倚正中项襄脑门。
——汉五年,太祖刘邦立国称帝后不久,侥幸于垓下之战活下来的丁固,非但没有找个山沟沟躲起来,反而跑去洛阳找刘邦了!
去干什么?
要封赏。
因为丁固觉得,如果不是自己当年放走刘邦,那刘邦也没有这开国家、建社稷,以王天下的一天。
不料刘邦闻知丁固来意,却满是唏嘘的说:丁公为项王臣不忠;
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
于是下令斩杀丁固,并对左右言: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至于丁固的救命之恩,最终也只换来了刘邦那略带敬意的一个‘公’字……
然后,舆论又炸了。
——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刘襄!
——你就没啥要说的吗?!
——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