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一眼钢琴前,不知什么时候,01号选手的身子又贴近了键盘一分,键盘上的双手好似每一次抬落间都会捏住一簇星光。
这就是小车的巴赫三部创意曲,属于她和老师的三部创意曲。师:“琳琳,音乐是一种空间艺术,它具体可以多么立体,绝对不取决于演奏者能把它想象到多少立体,而是取决于演奏者如何调配音符。”
生:“还是音符。”
这段对话来自缺一个月亮的下午,师生二人的日常课堂一角。
这堂课李安用画画举例,为小车描述了三部创意曲应该怎样去在复杂的和声中进行发展。
如果没有月亮,夜色不会显得宁静。
也就是在这节课上,小车第一次体会到了音色对于音符的重要性。
当和声要素占优势时,音的层次不容易被分清,这时音色就起作用了。
正如此刻现场呈现的三条声部旋律线,在她灵巧的双手中既得到充分展开,同时又显得十分紧凑,给人如纷至沓来之感,如水晶般清澈。
聆听着这样演奏,就连最苛刻的评委也不得不承认,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能把一部巴赫三部创意曲弹到如此地步,实在是不可多得。
不仅如此,在最后这首作品的展示中,他们还听到了01号选手作为一名钢琴演奏者,与钢琴最直接的触碰对话。
这种对话之下,是一种纯净至极的音色感。
音乐行至三分之二,其间没有任何演奏设计的痕迹,也没有任何情绪上的粉饰。
只有干净利索的落键收键。
这里还有一点令亚历克斯十分肯定的地方。
他听得出来,01号选手在这首作品中主动放弃使用大部分钢琴化效果,例如突弱突强。
这本该是01号选手的拿手好戏。
而01号选手放弃拿手好戏的聪明之处在于,这样就会显得整首作品不会变得过于钢琴化,从另一个方面提升了整首作品的品位。
在巴赫生活的年代还没有钢琴,他的键盘作品主要是为古钢琴和管风琴而作。
相比现代钢琴,古钢琴没有强弱变化,管风琴没有音色差异。
因而巴赫的键盘品更需要专注于音色本身,以及音乐线条间的张力渐变。
这种思路直到今天都是巴赫音乐的审美取向。
从这个角度来说,亚历克斯可以在任何公开场合表示:所有将巴赫弹得华美或弹出强弱表情都是一种自作多情。
而相反的是,现在的年轻的演奏者们总是妄图在演奏中揭示一种全新的巴赫音乐内涵,他们会不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