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
“另外,值得庆幸的是。”
“存储燃油的仓库,在这场灾难中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坏。”
“它和修建了燃油运输管道的那条海底通道,一同完整的留在了人数稀少的西侧避难所。”
“没有引发蔓延整个避难所的爆炸和大火。”
接下来的半个多小时。
在近乎极限的施工下。
裂成两半的镇海市避难所,渐渐重新稳定下来。
其中被默认放弃的无人区域。
以平均每分钟坍塌十几间房间的速度,一点一点的缩减体积。
重点保护的车站出口和临时物资仓库。
边缘处的墙体,全部更换成了半米厚的快速水泥。
形成了完全独立和封闭的区域。
居民安全区虽然因为本身就强大到了极点的防御,没有继续进行加强。
但从它的出口到东侧避难所4座车站的走廊。
却也都用快速水泥封闭起来。
形成了一张坚韧至极的交通网络。
供安全区内的人口,在完成了登记和初步的安检后。
可以通过那里进入车站排队等候离开。
而或许是厄运,在那场一次性伤亡500多万人的灾难中,被释放干净。
后续再也没有出现同等级强度的地震和火山爆发。
在又经过连续十来个小时的转移后。
整个镇海市避难所中的剩余人口。
全部被成功地送到了100多公里外,海岸线附近的临海避难所。
至此。
所有的普通人类,都正式远离了这场发生在镇海市的灾难。
只留下依然海量的物资。
与试图将它们尽可能搬运走的机器人军团。
海岸线附近。
临海避难所。
这座短短十几个小时内,接纳了3300万人次的大型避难所。
从里到外,看起来都并没有人满为患的迹象。
所有抵达这里的人口,在第一时间内。
就会登上早已等候在外边的商队列车,又或者是没有冰封级陆地护卫舰领头的零散雪地运输车。
由近及远的转移到周边其他曾经荒废的附属避难所之中。
当最后一批来自镇海市的居民。
走下列车的时候。
从临海避难所附近,再到宽江流域的中部地带。
数千座大大小小的避难所中。
都已经有了镇海市的人在那里安家。
为了保护这些分散在近万平方公里内,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