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动心之后,心思电转。
河南派本就是顺着袁绍心意而动的,而郭图本人又是其中的翘楚,自然不会逆反袁绍的心思,去做什么直臣。
只是郭图也不想让河北派得了彩头,要是真让袁绍依照河北派而行动,那他们河南派岂不是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
于是,郭图想到一点,当即开口,主动请缨道:“河内张杨,乃主公昔日之友。主公因此而多加照拂,董贼焚烧孟津之时,主公更是派兵往援,可谓情深义重。只恨张杨此人,不识天数,不明是非,不晓恩怨,竟几次三番背弃主公,先不从主公之令,放走董昭,后又与贼将吕布勾结,更助其在兖州生事。如今主公一统河北,剿灭公孙,可其人却不思报效,反而与曹操串通朋比,合谋对抗主公,实罪无可赦。”
郭图拱手下拜,毕恭毕敬道:“图不才,愿提一军,为主公擒此贼僚,献于殿前。”
董昭虽然算是河南人,但却并非河南派士族,因为他是兖州人。
兖州人在河南派中的地位其实是相当尴尬的,和徐州人颇为同病相怜。
不论袁绍手下的河南派,还是曹操手下的河南派,核心永远是颍汝人,也就是颍川、汝南两地的士族。
故而董昭虽然才能卓著,情商也高,手段又够狠辣,而且早早的就跟随了袁绍,算是半个从龙功臣,却偏偏在河北那混不下去,归根到底就是孤立无援,河北派和河南派都嫌弃他。
袁绍闻言,大为感动:“公则有心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