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资产对调、除夕前
常福的分析,有理有据。
余阳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其语重心长的拍拍常福肩膀,内心却感受到了危机。
哥哥们全都在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加强思维逻辑。
咱却整天跟资本主义勾心斗角,白白浪费大好青春。
等哥哥们聪明起来,咱还怎么带好这支队伍,又怎么确保大当家之位?
不行,必须要做出改变。
沉思中。
街道办老黄打来电话,告知十里营街道不再采用市场经济核算制度-sna(主要以gdp为指标),而是沿用昔日的计划经济物质产品平衡表-mps。
同时执行pmi(采购经理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以免集体所有制在内部左手倒右手,虚构gdp。
余阳听过之后,陷入沉默。
他知道采购经理指数,但不知道···
“什么是pmi?”
专门学习过的老黄,立马来劲了,“你看,还是要上大学。”
“···”
“所谓的pmi,其实是一个统计型的数据,主要针对制造业或服务业的整体增长,或衰退,进行记录,用于描述一个活动周期内,整个行业的动态变化,1月产量如何,2月产量如何,3月···”
“行了,我知道了,不就是采购经理指数吗。”
“你知道啊?”
“废话,我肯定知道,高中就学过了。”
“···”
其实三元农业早就应该转换统计方式。
不能采用资本主义的那套什么gdp,而是要采用侧重实物生产核算,不包括土地增值、资本增资等市场交易因素的mps。
换句话说,如果采用gdp来衡量。
三元农业完全可以把东方gdp总量,翻上几百倍。
这不是开玩笑。
因为gdp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总值。
可以采用生产法统计,也可以采用收入法、支出法统计。
如果采用生产法,即计算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然后减去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
比如大哥种了一棵西瓜,投入1块钱的种子,用了1块钱的水,撒了1块钱的肥料,等西瓜成熟,卖出去后,拿到5块钱。
那么gdp增长量为2。
但在集体中,大哥种了一棵三系西瓜,投入一棵价值1万元的三系种子,用了一方价值1万块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