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植桐没有晕船。
话说完,唐植桐就从空间里薅出了200块钱,在渔家面前晃了晃。
“哎吆,还是纸片片亲人。”渔家见到钱,船也不撑了,观察下四周,拿着撑杆走向唐植桐。
“大叔,买鱼卖鱼就这么明着来嘛?不怕有人查?”唐植桐将钱给渔家,问出了自己心里的好奇。
一边问,一边用挂过滤着河里的鱼虾。
“嘿,查买卖的也吃不上饭,谁还有力气查?”渔家接过钱,往手上吐口唾沫,一张一张清点起来。
唐植桐笑笑,没人查就好办了,虽然不查的原因不一定是渔家说的这样。
唐植桐在从上庄集回到四九城后,断断续续买了后面几期《工商行政通报》,通过上面吹风的文章,能明显看出有人想给市场松松绑。
其实也不难理解,物资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带活经济,才能让部分在饥饿线上挣扎的百姓自救。
“正好。后生不是这边的人吧?”渔家反反复复清点了三遍,在确认无误后,立马将钱贴着肉放好,最后才拿起撑杆。
“嗯,过来学习的。”唐植桐笑笑,跟自家人都谎话连篇,在外人就更没有透露真正行踪的道理了。
“好啊,能过来学习的都是这个。”渔家朝唐植桐伸个大拇指,义薄云天的问道:“后生要去哪?我送你过去!”“哦,顺着河往下走,到江汉关大楼。”唐植桐对武汉不熟悉,但并不影响他知道汉江关大楼。
估计眼下的人把脑袋砸烂都不会想到老人家驾崩后的若干年,汉江关大楼会再次播放《女王万岁》。
渔家知道那地方,离这边不算远,看在唐植桐多给钱的份上,什么都没说,让渔船顺溜而下。
岸边的人看着渔船远去,本来还有几个心术不正的人盼着渔船靠岸,然后悄悄地跟在唐植桐后面捞一把,没成想人家往下游去了!
最终没办法,只能悻悻而归。
唐植桐坐在船边,一点点的扫货。
河里的渔获不如海里丰富,比起海里来,这点量有些不太够看。
但防不住运气好,一直到汉江关大楼附近岸边的时候,唐植桐不仅收了鱼虾,还收了一窝白鱀豚、一头江猪。
白鱀豚、江猪这俩可了不得。
一个号称活化石,一个号称长江街溜子。
6=9+
这俩货放在新世纪,不光有编制,还能让捕捞者也有编制,外号“牢底坐穿鱼”。
它活着它是鱼,它死了就是捕鱼者几十年的光阴。
更为关键的是,它俩都不在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