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别忙活了,这几天够累了,快歇歇吧。”唐植桐看张桂芳又在纳鞋,从大小来看,肯定不是唐植桐的,要么给凤芝做,要么是做给敬民的,给敬民的概率大一点。
“纳双鞋又不累,坐这就是歇了。”张桂芳拿着大头针用顶针顶一下,针头从另一面钻了出来,接下来用钳子夹住针头拽出来。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虽然是坐着,但这活累胳膊啊!
“大过年的,现在离穿单鞋还早。您不用这么早下手,出去转转,跟马大娘她们聊聊天,别在家里憋坏了。”唐植桐把灯给拉开,白昼开始变长,天气转暖,但由于屋内采光的原因,并不亮堂。
“还看得见,开灯费电。”张桂芳埋怨一句,自顾自的将大头针的针头放在自己头上蹭蹭,接着说道:“一天有一天的事,人不能闲着,一闲就出毛病。”
张桂芳的拿针蹭头的动作,唐植桐从小看到大,两辈子都没少见。
刚开始的时候,唐植桐不知道母亲为何这么做,还一度担心针头把头皮扎破,后来才知道这是在借助头油,减少大头针与鞋底的摩擦力。
“我跟你马大娘说好了,等再过几天,天暖了就出去挖野菜吃。”张桂芳头也不抬,认真的纳着鞋。
“就怕到时候挖野菜的人比野菜都多。”唐植桐摇摇头,对张桂芳的这一做法不是很赞同。
张叶已经惦记上椿树胡同那条街上的槐、榆钱了,像她一样有同样盘算的恐怕不在少数,野菜也是如此。
城里的野菜有限,要想挖到野菜,估计到时候得去城郊,但去城郊得坐车,来回的车票也不是个小数目,保不齐还会受人欺负。
乡下很多农民都已经食不果腹了,结果野菜一发芽,城里的居民还来抢食?
婶婶能忍,叔叔不一定能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