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家的时候,你们躲屋里聊的啥?我咋没听见你笑?”
“去,老爷们少打听。”小王同学一听这问题,啐了唐植桐一口,大街上不适合说这些。
见小王同学这模样,唐植桐就放心了,看来是两个过来人在传授两个未孕姐妹心得、经验。
老娘们开车嘛,这个没事,无非是自个配合一下的事,只要不是她们让小王同学难堪就行。
不过应该不会有太高的车速,毕竟小王同学腿长体柔,连高速都跑过,其他人还真不一定能比得过,但也不一定,因为刘悦也是学舞蹈出身的。
路过公话的时候,唐植桐停了一下,先给张新平挂了个电话:“张哥,过年好,我小唐。”
“哈哈,听出来了?”
“没啥大事,这不过年了嘛,我寻思着过去坐坐,上回光顾着喝酒了,忘记问你家地址了。”
“别介啊,我哪能去你单位?这不是耽误你工作嘛,让人看到多不好。”
“好嘞,好嘞,我记下了,我晚点过去。”
外面不是个说话的地方,唐植桐用双帽子捂着听筒外侧,生怕对面的声音外放出来。
说了几句客套话,拿到张新平的地址,付了电话费,小两口直接回了家。
唐植桐到家后看看手表,就这点了,也别睡了,掏出从马克俭那边讨来的芥末,讨好张桂芳道:“妈,搞了点芥末,给您做个芥末墩吃。”
“哪来的?可不兴白要人家东西。”张桂芳接过饭盒,打开条缝,没敢使劲嗅,生怕被呛到。
“麻三哥给的,明儿一早我给他送条鱼过去。”唐植桐将行头放到一旁,准备动手做晚饭。
今天看到马克俭做的芥末墩和烧二冬时,唐植桐想到了另一道老四九城普通百姓家的年夜菜——小酥鱼。
过年嘛,很多人喜欢讨个“年年有余”的彩头,饭桌上得有道鱼做的菜。
红烧鲤鱼对一般百姓来说技术难度太高,价格也不菲,于是慢慢的就有了“小酥鱼”这么一道菜。
之所以叫小酥鱼,是因为所用的食材都是最便宜的小杂鱼。
小酥鱼做起来很容易,把鱼收拾利索摆在锅里,放入姜片、葱段、酱油、醋、、盐、椒,如果再放上点去腥的大料那就更好了。
往锅里添上水,漫过鱼,蹲炉子上就煮吧,小火焖煮三四个小时,直到汤收的差不多,端下来就能吃。
也有人口重,喜欢让鱼在汤里泡一宿再吃,说这样进滋味,两种吃法都可以。
“敬民,今儿咱先不煎鱼吃了,我给你做个别的。”家里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