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日常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熏陶下,这些学生大部分早已视彼岸为家。
我就跟那些老师们定了一下最后一堂课的基调,就是提了下彼岸目前的处境和过去一路发展的坎坷。
估计这帮学生代入感太强,就激动起来了,
或许他们认为只拿钱不干活于心有愧,所以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呢!”
“你呀你~,好吧,徐培南那边准备怎么样了?”
“园子里迎新晚会早已备妥,就等他们过去呢。”
彼岸科技园二期已在6月底提前竣工,这5000人将成为二期第一批住户。
这批宿舍楼将会成为新入职在京没房员工的临时住处,因为彼岸老员工,要么在京买房,要么干了几个月就从新手村(华清嘉园)搬出去,在彼岸公司附近租房,除了紧急项目加班临时休息外,二期大部分还是空置的。
“明天招生相关工作都准备妥当了吧?”
“嗯,这次报考的人数比之前还要夸张.”
“这是好事,说明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知道哪里好!”
明天这里又将沸沸扬扬,转眼又是一届,迎来送往,一代新人换旧人
陈默看着眼前空荡荡的操场,感慨道,“时间过得真快啊”
每所大学附近都会有一条热闹繁华的商业街。
正对青藤学院正门的那条两公里长的步行街,经过这半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道路不仅扩宽了一倍还从原本的柏油路铺上了地砖。
两旁商铺的门帘也被各家装修的焕然一新,中间还有两列长长的大排档衣食皆有,每到晚上门庭若市,很是热闹。
青藤学院虽然是军事化管理,但是没有搞什么封闭禁止学员外出之类的措施。
不过这也导致有个别学员没有经受住外面的诱惑,中途退学另投他处,当然了由于签署协议的限制,除了之前发的补贴和食宿费之外,还有一笔高昂的学费需要追缴,不过给财大气粗的友商给支付了。
这半年来起码走了数十个经受不住诱惑的学员,不过弃我去者不可留,青藤学院也没啥损失,就没有因噎废食,闭关锁院。
而且这些青藤学院的学员有应届毕业生,有职场打拼多年的从业者,而且由于补贴的存在,这些人的消费能力可比大学生要强太多。
也因此带动了学院周围经济的发展。
论繁华程度,北七家镇的这条步行街不比几十公里外的市里逊色多少。
步行街贴近青藤学院方向的几家友商招聘事业又迎来了属于它们的旺季。
今天是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