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九战区方向发起攻势作战。
第十一军对九战区发起攻势作战的同时,华北方面军同样会发起对五战区的牵制性攻势。
正因为上述这些原因,日军方面自然没有更多的资源倾斜在晋东南地区。
再加上东京大本营迫切的想要搞明白苏联人的陆路运输线的具体位置。
他们为数不多的侦察机基本上都被分配到了西北地区。
涉县城外的平安镇、太平镇之战就是先例
楚云飞自己也清楚。
晋东南的安稳不可能超过三个月。
所以他才会在阳城外选择了一处平坦之地。
而后设置相应的假目标诱饵,并且希望能够诱杀日军航空兵。
二战区长官司令部。
关于制定战略反攻方向的会议上。
楚云飞表现的非常沉稳,等待着一众长官们发表完意见之后。
他依旧保持沉默。
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每一个集团军总司令的主张。
南路军总司令卫立煌将军主张夺回南同蒲铁路线,扩大防御纵深,确保离、汾公路畅通,打通与晋西北地区八路军120师所部的直接联系,这样便可以直接建立起和八战区之间的联动。
阎老西的表情微妙,显然是心中略微支持这一主张。
东路军总司令、亦是二战区副司令长官主张以精锐部队袭击日军兵站、据点,不以光复失地为主要目标。
八路军方面认为,如果没有足够的军力守住这些占领区的话,那这样的拉锯实际上没有较大的战略意义,只能够消耗本就不多的元气,而不能真正的达到消耗日军的战略之目的。
山西民力凋敝,和与日军的连续激战、反复拉锯有一定的关系。
正是因为山西的地形以及资源等相关因素,这里注定是最为残酷的战场,就如同九战区一样。
常凯申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将这两个战区划设为战略反攻战区。
从稳固自己在山西的统治地位角度出发。
阎老西也是希望光复之后能够坚守的住否则,山西之地的民心只会在一次次的失败之中彻底消耗个干净。
六集团军杨爱源所部主张短时间内不进行战略反攻,等待所有物资补给到位,新兵战斗力提升之后,再按照南路军总司令卫立煌将军的主张,其根本目标就是反攻太原。
在这之前,建议采纳八路军总指挥的想法和思路,以小规模持续作战为主,先期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
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下一阶段的战略做铺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