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问题。
例如对西欧发动一场跨海峡入侵,只有在那里,盟军才能够逮住并且消灭大股的德军。
参谋人员随后便着手在1942年拟定了“大锤行动”,以及1943年的“围捕行动。”
可实际情况呢?
直接将作战兵力投放在西欧战场之上是一件极其艰巨、代价高昂、且极为复杂的任务。
诺曼底登陆、市场园行动就是例子。
美国的优势还是在于它在二战时期“国内充斥着财富”。
它拥有着巨大的经济和财政储备,不会遭到轰炸的工业基地。
参战后,美国第一时间展示其工业能力,通过租借法案为盟友提供了大量的援助。
仅苏联人就收到了七千架的飞机,一万五千辆坦克,五万辆卡车。
这些物资哪怕仅仅只投入到中国战场十分之一。
国军陆军主力部队便足以吊着日军的野战部队打。
如果把这些物资价值的百分之一流入到楚云飞这里的话。
那么楚云飞自信能够稳稳的守住山西,迫使日军放弃掉山西这块战略要地。
而后带领各部队转入反攻的战略态势之中。
在楚云飞返回长治地区的次日。
赵鹏程一大早便来到了招待所,找到了美国军官一行。
开门见山的说道:“史密斯上校,我们长官想要见你,他想和你聊聊之前援助方案的具体细节。”
在听到一旁的翻译官转述之后,兴奋的合不拢嘴巴:“good!”
【看来,他们终于不再继续坚持原本的陈旧观点,选择和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
“我要提醒你,不要忘记了楚能够熟练使用英语。”
史密斯道格拉斯上校收敛了一些笑容:“这一点我自然清楚,请相信我的专业素养。”
在赵鹏程的率领之下。
很快,史密斯一行人在会客室内见到了早就已经等待在内的楚云飞。
“楚长官,很高兴见到您。”
互相敬了个军礼之后。
楚云飞示意两人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请坐,史密斯上校,翻译官先生。”
史密斯两人对视了一眼,落座在了一旁的木椅之上。
与其说是谈判。
反而更像是中国人独有的招待客人。
两人坐在一旁,楚云飞则是坐在主位上面缓缓开口:“关于你们之前的提议,经过长官司令部,以及军部的慎重考虑之后,觉得可行。
我军同意你们选派相应的军官,前来我军一线作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