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大。
一旦此事倘若不能够稳妥,不能够正确的实施下去。
那么必定会背上一个乱政祸国的帽子。
这么大的一个帽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承受。
纵使他老爹,身居高位乃大明储君。
亦不敢轻易接受!!
明知是好处,却不能够直面。
那么势必要找一个人抵挡在前面,而这个人不出意外的话,就是最不受他喜欢的二叔、汉王朱高煦。
想明白此间蕴藏的风险,那么为何汉王朱高煦会这般去做?
他不相信,此间事情,以汉王的聪慧程度能够想不到。
为此。
朱瞻基短暂的沉吟了片刻,低垂着的脑袋缓缓抬起回望了过去,道:
“爹……”
“既然如此,为何……”
听了这话,朱高炽半眯着的双眸猛然睁开,似笑非笑的回望了过了过去,冷笑着问道:
“为何不参与其中对吧?”
“为何咱会打退堂鼓是吧?”
毫无疑问。
这话自然是问到了太孙朱瞻基的心坎里。
见其这副作态,朱高炽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道:
“凡事。”
“在明知道会有着巨大风险的前提下,还要硬着头皮往上面凑的人,那不是从聪明,那是妥妥的傻子。”
“再说了”
“朝堂之上,倘若我和老二都下场的话,如若真的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那么又该什么人来唱红脸,又该什么样的人前来唱白脸呢?”
“现如今你皇爷爷在塞北征战,朝堂中除了我和老二,谁能够有这样的能力?”
还别说。
这话直接把朱瞻基给彻底干懵逼了,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原因无他。
因为这话说的太有道理了。
永乐大帝远征漠北的时候,所下达的圣旨乃是汉王监国。
此间的权力,自然是毋庸置疑。
但是身为大明太子储君的朱高炽,虽然没有任何的名头在身上,但是其自身所佩戴的光环,亦是毋庸置疑的。
就现如今的大明朝堂,非要说谁人的权力最大。
毫无疑问,自然是太子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两人莫属了,毕竟一人乃是文臣所推崇的仁君,而另外一人则是武将功勋所推崇认可的人。
而现在明显是汉王朱高煦下场参与,那么倘若真的发生了什么不可控的事情。
在永乐大帝未能够返京坐镇的情况下,能够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