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军将当中比较有脑子的,还知道安国对那十万黄金的重视,没有刻意刁难,才让使团一日便通过了许城。
??在军中,此人便与申屠赤常有龃龉,一个是沙东部名门出身,不到而立便被安帝封为将军,相对,平民出身的邱烨却是靠自身累积的军功往上爬,二十载才升的将军。
??一位背靠家世,另一个则是靠自己集载了名望,安军军将也因此分成了两个派系,互看不顺眼,给对方使绊子也是常事。
??李同光过去在研究研读军报的时候,曾发现邱烨手底下的兵伤亡的比例比其他将军低,甚至是军用开销控制上,不曾出现赤字。
??可见邱烨不仅能领兵,更能管兵。
??只可惜,此等将才却是莫名死于安梧战役前夕,颇为让他惋惜。
??此前,当李同光发现自己身处于十六年前安梧之役,正好碰上了处于垂危之际的邱烨,思虑一番后便把人从申屠赤设的局中救了出来。
??而后,安帝因事突抱恙被迫滞于安德源,而那两个皇子的本事还不足以代父亲征,最后元帅一职倒是落到李同光这唯一出征的皇族身上。
??因为这挂名的名头,李同光也得以顺理成章地在战后把邱烨派遣到许城,暂代镇守。
??在思及此前之事的同时,李同光也继续听着朱殷的禀告。
??“还有您让他安排人手暗地到各国边境以商队名义募集的粮草,目前只筹得三成。”
??闻言,李同光眼神里便露出对这结果的不满意,“告诉他,他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此事一了,他欠的便算清了,还有,让你出都城前办的事,办得如何了。
??朱殷心领神会,知晓主上所指的,是让他把安帝有意传为于二皇子的假消息,悄无声息地在安都蔓延开来。
??尤其是是河东王那里,务必一定要把这消息塞到他耳里。
??于是,朱殷回道,“此事琉璃已经着手去办,借了金沙楼的门路。”
??“那便好。”
??李同光心道,相信就算这消息的真假,即便只要稍作打听便能辨其真伪,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尤其被触碰的还是其心心念念的权柄,怀疑的种子种下了,便会生根发芽,驱使那些局中人比往常更激烈行事。
??他不在安都的这段期间,就让这场安国皇权争夺的风雨先搅乱一番吧。
??有些仇恨,想必师傅更希望亲手解决,自己只要把戏台子给搭好就够了。
***
??“李同光?”
??那莫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