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一眼就认出了茶具的出处:“杜总讲究,这一壶两杯是□□的作品吧?据说大师每回开炉不满意的都砸了,每一炉最多留一两套,全是孤品,我可得好好品鉴品鉴。”
这话明显说到了杜丰华的得意之处:“哈哈哈,摆着也就是个意思,用着顺手罢了。”
杜丰华给彭丽分上一杯茶,茶是上好的绿茶,茶叶挺拔舒展地在水中浮沉悠游,但两人的心思都不在茶上。
彭丽挑起话题:“听说上河南瓜的审定已经进入公示阶段了。”
说起这事,杜丰华满面春风:“确实如此,商业部已经在准备种子推广销售的事了,这么多年了,我第一次遇到这么顺利的农业项目啊。”
彭丽喝了一口茶:“我们家琳琳可不止有上河南瓜。”
杜丰华也看好文林琳这个年轻人:“怎么说?”
袅袅的茶香中,彭丽不急不慢地说:“琳琳种了一批百合花,很有特点,不仅省农科院盯上了,国外也有实验室偷偷关注着,你知道的,国外一向追捧这种精贵香料。”
“年轻人未来不可限量。”杜丰华夸了一句,百合花这事他略有耳闻,但农科院已经介入了,而且他们公司不擅长花卉园艺这一块,就没有多了解。
彭丽先抛出一个爆点:“农业毕竟是第一产业,华林集团想不想做农业领域的华为?”
杜丰华来精神了:“什么意思?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好主意了?”
彭丽娓娓道来:“众所周知,现代农业的基础是种子,而要做到行业标杆,就需要站得住脚的专利,而且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专利。”
杜丰华:“说得简单,以前人们说你读不了书,那你只能去种地,好像种地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其实农业里面学问深着呢,研究十几年才有结果都是正常的。”
彭丽说:“可文林琳呢,她不一样,去年的南瓜,今年的百合花,中间还有一个枸杞,那也是出圈的产品,这个年纪有谁比得过她?而且她进入这个行业才两年!”
彭丽越说越激动:“都说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可事实上是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有些人勤勤恳恳一辈子都不一定做出一个成果,但有的人就是老天爷赏饭吃。就像文林琳,她就在自己家,一个人就培育出了上河南瓜,我越深入了解,越觉得不可思议,多少人走遍荒野寻一株苗,她竟然就自己杂交成功了。而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