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提出了条件。
杨明远想了想,赶紧答应吧,不然咱惹不起这姑奶奶呀,于是点点头,而后抓住栏杆跃上擂台,往两人中间一插。
“咚……”
林少风与秦中林同时被震开,而后杨明远向秦中林示意一下,再面向林少风摆出了架势,秦中林松了一口气,跳下了擂台。
其他人虽然不理解,但是也看到杨明远是从周冰凤身边上的擂台,而且周冰凤没有说什么,显然她们是交流过的,也没有人起哄。
“杨氏太极拳传人,杨明远。”杨明远抱拳说。
“多谢杨馆主赐教。”林少风看了一眼周冰凤,后者向他点点头,他知道这是周冰凤让对方上来传艺的,也抱拳回礼。
“杨氏太极拳讲究立身中正安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练功时身法要正,大部分动作都要使上中下三个穴位(即百会穴,会**,涌泉穴)基本上能保持上下垂直中正不偏,形成一个重力垂直线,身体不能前俯后仰。
二是尾闾要保持中正,从大椎穴到尾闾部位〔长强穴〕要保持脊椎的放松垂直,形成上下对拉拔长,而且尾闾要像船舵一样指引航向。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做到了以上两个方面,能体现立身中正安舒的特点。”
杨明远一边说着,一边向林少风发起攻击,他的动作比起秦中林可要熟练圆滑得多,动静相宜,快慢适度,但是威能却更强。
“杨氏太极拳强调沾粘连随,不丢不顶,外柔内刚,绵里藏针,暗含发劲,藏而不露,打人不露形,舍己从人,引进落空,以柔克刚,后发先制,四两拔千斤。
要求拳架开展大,动作松柔缓慢,行动速度均匀,招式虚实分明,周身圆活连贯,腰身使动四肢,换位逢转必沉。
尤其是周身圆活连贯体现太极的精髓,‘圆’是说太极拳所有动作都走弧形的半圆,’活’是说动作不呆滞。
上下相随,步随身换,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也随之而动,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太极之圆犹如一个球体,触动任何一个点都会引起整个球体的转动和移位,挨着何处何处转。
连贯,是动作之间衔接非常紧密,没有明显的断档现象,如行云流水,滔滔长江波浪,连绵不断。”
杨明远如同教授学员一般,并没有保留,而是将能够外传的秘诀都传授给了林少风,而林少风的理解能力比起昊阳武馆的教练、学员们强得多,一听就理解了大半。
感受到林少风的拳势变化,杨明远的神色非常复杂,如此悟性的学员,为什么不是自己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