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开口,不必客气。”
赵桓熙点点头,道:“那我真就不客气了。我娘叫我写寿字张贴府中各处,估摸着算了算,得写八百多个寿字,我已写了三百六十个,剩下的五百个,你替我写了吧。”
赵桓旭忍不住笑起来,问:“都我写了,你做什么”
赵桓熙道:“我休息。”
赵桓旭道:“那我不依,一人二百五吧。”
赵桓熙讨价还价:“我一百你四百。”
“不行,最多我三百你二百。”
“成交。”
赵桓旭出了赵桓熙的书房来到后院,恰看到玉姐儿带着淳姐儿她们几个小的在那儿扑蝴蝶玩。
“玉姐儿,你娘呢”他问道。
玉姐儿指着嘉祥居的方向道:“娘在淳姐儿奶奶院中。”
赵桓旭道:“去跟你娘说一声,中午我们不在家吃饭了,去长丰楼吃东坡肘子。”
玉姐儿眼睛一亮,高兴道:“真的那,淳姐儿和桐哥儿可以一起去吗”
赵桓旭道:“那得问过他们爹娘才行。”
淳姐儿道:“伯父您等等,我们这就去问。”说罢拽着桐哥儿跑了。
玉姐儿也跑,边跑边道:“先别去找叔叔和婶婶,先去找你们的回哥哥吧,他主意多,由他出马,叔叔婶婶准同意。”
“对对,玉姐姐你真聪明。”
赵桓旭看着几个小的嘻嘻哈哈地消失在小径拐弯处的花木后面,心生温暖之余,也愈发感激当初祖父一番话将自己点醒。
人这一生,大多数的痛苦,都是因肖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起,而一旦懂得放手,便会立时发现,整个人生都与之前完全不同了。
七月二十,国公爷过八十岁寿辰。
这一日,靖国公府张灯结彩车马骈阗,门庭若市冠盖云集。皇帝也派了宏奉前来送寿桃相贺,赐下许多寿礼。
给国公爷祝寿的小辈都得分批进松茂堂去,不然都站不下。
国公爷穿着簇新的团寿锦袍,坐在新造的轮椅上,身边跟着回哥儿,看着家族繁荣兴旺的盛况,忍不住热泪盈眶。
虽然这一生跌宕起伏,但到了到了,他还是可以体面地去见列祖列宗。
赵家没在他手里衰败下去,他后继有人。
到了夜间,笙歌渐息酒阑客散。国公爷独自
一人在书房,坐在窗下看着窗外的月色发呆。
回哥儿进来道:“太爷爷,今日收的寿礼都造册入库了,向管事看醒酒汤去了,我先过来跟您说一声。”
国公爷回过神来,回头看着自己重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