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张翠蓝越听越不像话,把鞋垫往框里一放,气道:“老董,你当我冤大头啊?她孩子看病,我们掏哪门子钱?你少听老韦在外头瞎扯蛋,让她们住两晚,也是瞧着孩子份上。”
董大妈仍是一阵唏嘘,而后对张翠蓝竖着大拇指道:“老张,你是这个。若换成老韦,估计得骂三条街,笑话大半年。”
“行了,她日子过成这样,我也懒得落井下石。旁的不算,权当给孩子积德了。”其实私心里,张翠蓝也觉得苗兰兰如今这样也是遭了报应。
当年她拿了兵子三分之二的抚恤金,回头又对灿灿不闻不问。如今好了吧,钱没留住,还苦了孩子。
听了这话,董大妈也感慨道:“老张,你这话说的对。人呀,可不能把事情做绝做狠了,不然早晚遭报应。”
她们这把年纪,可瞅了不少现世报的例子。
对于因果之事,十分信服。
张翠蓝没应声,而是找李苏帮着穿下线头。上了年纪,眼神就不大好,穿个针线十分费时间。董大妈不乐意回家,又跟她后头进了厨房,接着问道:“老张,人苗兰兰都走了,你怎么瞧着还是心事满满的?”
张翠蓝是有心事,但懒的跟董大妈讲。她这人生了张喇叭嘴,啥消息到她嘴里,半天工夫能传到老前门。
“苏苏,妈去三大妈家坐坐,待会儿回来。淘米篮子里的米,你全做了,不用剩。”
李苏也没多想,点头应了两声。她走了,董大妈却不乐意走,挤眉弄眼道:“李苏啊,好在你这前大嫂没留家里,不然有她在,估计你日子也没这么好过。”
瞧瞧韩家那两个,关系比仇人还差。
“我爸妈处世公正,日子肯定好过。”董大妈真够无聊,没有的事儿还搁这儿瞎唏嘘。
董大妈撇了撇嘴,想再唠叨几句,就听她儿媳妇搁院里叫魂,只得骂骂咧咧回家帮忙。
晚饭好弄,煮个粥就成了,不过婆婆怎么淘了这么些米,能吃完?
李苏没管,依着婆婆的话全做了。
余下时间,李苏将苗兰兰带的花生与核桃弄开,准备做花生酥与核桃酥。
弄到一半,严家父子三人到了家。严猛接过李苏手上的活计,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