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将军步协率军西入益州攻打永安,被故蜀汉巴东太守罗宪击败。
“孙休大怒,派陆抗率领三万余人增援,东吴军最终也未能攻克巴东郡,曹魏派荆州刺史胡烈率领二万进攻西陵以救援罗宪,陆抗等人只得退军。
“同年八月,孙皓继位,加封陆抗为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
“建衡二年四月,东吴大司马施绩去世,陆抗被任命为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各地军事的都督,驻守乐乡。
“孙皓即位后政事上多有缺失,陆抗上疏劝谏吴主孙皓要以德维持国家内部的安定,同时分析了东吴当下的形势,即在外没有强大的援助,国家本身也不强大,内部政治腐败,人民不安,现在吴国所依靠的条件不过是长江天险,高山险恶,而这是守卫国家最次要的条件。
“陆抗表示常常为国事忧虑,谨陈述十七项对时局的建议,请求吴主赐阅,孙皓不理。
“当时何定在朝堂上玩弄权柄被人民痛恨,可孙皓认定何定忠心,要封他侯爵。
“陆抗上书直言何定为性情奸诈的卑贱小人,不能信任和任用,孙皓不听谏言。
“凤凰元年八月,东吴西陵督步阐占据城池发动叛乱,九月举城降晋,并送其侄步玑到洛阳为人质,晋武帝诏命步阐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领交州牧,封宜都公。
李白:吴帝孙权放心不下执政多年的陆逊,借东宫之争逼死了他,且命其子陆抗为建武校尉,领陆逊部众五千人,一同护送灵柩。
陆抗安葬父亲,还都复命时,孙权拿出当时告发其父的二十条罪状来质问陆抗,陆抗一一与孙权核实,为父辩白,浇灭了孙权的怒火。
太元元年,陆抗因为重病来到都城建业医治时,此时孙权大限将近,他当着陆抗的面烧毁了曾经诋毁陆逊的材料,这位三国中活得最久的君王在临终前低下了高贵的头颅,换来一位良臣一生的忠心。
建兴元年,吴帝孙权去世,其子孙亮继位,大赦全国,各在位的文武官员都晋爵加赏,闲散官员加升一级,陆抗被拜为奋威将军。
然而此时的东吴官场上却是暗潮涌动,挟东兴大捷之威的太傅诸葛恪没有意外地被合肥新城所拦截,但诸葛恪没有反思过错,而是越发的跋扈,被新帝孙亮与卫将军孙峻设计诛杀。
然而这场内耗并没有结束,孙峻在表了一波忠心后立刻对宗室下手,激发了更大的矛盾,甚至孙亮还被废身亡。
有父亲插手东宫之争的前车之鉴,陆抗没有加入这场内斗大戏当中,而是镇守要地,巍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