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于非难。
不过进入山阴,却是一片热闹景象。
士卒们正在向各地赶来的商贾售卖年轻子女、青壮,及各种劫掠而来的牲畜。
“一头牛能卖两千钱,一个青壮才六百钱?”一个火长一只手拉着商贾抱怨,另一只手牵着一个三十上下的青壮男子,双手被反绑,脖子上系着一根绳索。
“就这价,不能再高了,你不卖,有的是人卖,牛吃草就能养活,人能一样吗?得喂粮,若卖不出去,我亏太多,嘿,若是貌美的男童女童,我开五千钱!”
商贾坐地压价,一脸猥琐。
土地和人,自古就是最直接的财富,江左最值钱的生意除了五石散、盐铁,便是奴隶买卖,尤其是年轻貌美的子女,士族权贵趋之若鹜。
从汉魏以来便是这种风气。
每次大战之后,总有商贾跟在后面。
当然,能做这种生意的人,背景都不简单。
“卖卖卖……”
士卒无可奈何,接过一袋铜钱,便将手上的绳索递给商贾……
此情此景到处都是,被卖的人一脸麻木,最惨的还是那些半大孩子,如牲畜一般被人挑挑拣拣。
如果受了伤,或者长相不佳,连牛马的价格都卖不上。
刘道规视若无睹,早就见惯了这等场面,大步向城门走去,就在这时,城头一个黑影落下,恰巧摔在前面七八步,鲜血飞溅。
定睛看去,却是一个赤身女子,十六七岁的样子。
头颅着地,俨然活不成了,身体还在颤抖,苍白的眼睛正对着刘道规,脸上竟然还有几分释然解脱之色……
城头传来一阵骂声,“这贱人,何必自寻短见?”
“可惜一身好皮肉,还没轮到咱快活……”
“赵黑,尸体还热乎,现在快活也不迟……”
城头立即传来一阵哄笑声……
鲜血蔓延至脚边,刘道规抬头望着城头上立着的“晋”、“刘”两面大旗,只觉得莫名有些讽刺。
城头无论插着“司马”或者“刘”,亦或“慕容”,对百姓而言,本质上并无区别……
“哟,这不是寄奴三弟阿规么?”
城上守军认出刘道规和身后的征虏军府旗号,立即有人出来迎接。
“这就是寄奴三弟?果豪杰也!”
“不愧是咱京口出来的兄弟,今夜不醉不归!”
一众北府将领围了上来,踩在血泥上,谁也没多看那具女尸一眼。
刘道规掩下心中纷乱的思绪,只能连连拱手:“机缘巧合而已,我兄弟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