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导致弓弦直接被崩断,有些弩机的弓臂断裂之后,还打在旁边的人身上。
所有士兵都是一惊。
那些刀客纷纷拔刀。
段茹素猛然扭头,盯住了右前方一个影子。
那紫红衣袍的男子,一掠之后,身形一旋,从侧面转了个弯,回到酒楼门前。
弩机上的箭矢,像是一大把筷子被他攥在手里。
刚才就在那一掠之间,他把正门前这排弩机上的所有箭矢,都拿走了。
成瞎子感受到了这人动作之快,面色凝重起来。
楚天舒也有些惊讶,朝那人脚下瞥了一眼。
那人侧对着酒楼大门,先看了一眼酒楼里面。
这一照面,也让楼内众人看清了他的面貌。
此人满头茂密发丝中,有少许白发,双眸细长,清瘦文雅,黑色胡须垂到胸前。
瞧他气质,全然是个饱学儒士,只是腰带上镶金缀玉,描绘出来的样有点过于繁琐,显得有些俗气。
他瞧了一眼楼中众人,微微一笑,又看向外面,声音转为冷淡。
“段将军,怎么还不让你的人撤了刀兵,难道你要让部下的刀子,朝老夫这身紫袍砍过来吗?”
那些士兵,本就个个都面露犹疑之色,一听这话,有人就已经忍不住要回头去看将军了。
南诏国中很多地方仿照唐制,但又不完全相像。
但是这种华贵紫袍,配上腰间那条六攒金攥玉腰带,那是只有“清平官”才能穿的服饰。
南诏在国君以下,全国一共就只有六个清平官,相当于一品大员。
清平官中,权势最重的人,甚至近似于大唐的宰相。
“郑公,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段茹素脸色有点难看,却也不是太忌惮的模样,理直气壮的往前走了两步。
“有人敢在王城这里闹事,近乎是藐视国君,我在这里缉拿凶徒,实在是凶险之地,郑公还是速速回府吧。”
楚天舒一听这个,想起刀白树说过,南诏国如今的六位清平官中,有一个人就是唐人出身,名叫“郑回”。
这人原本在大唐天宝年间,举明经,任县令,被南诏的先王连带县中工匠子民,一起掳回国内。
他在南诏得到重用,让唐人得以安居,也在近些年,南诏重新向大唐求得盟约的选择上,出了大力。
只是没有想到,这个文官居然也是个高手。
“哪里有凶徒?”
郑回把手里的弩箭往地上一扔,抚须说道,“你说的凶徒,是君子盟的会老、这酒楼里的文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