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正好有个伙计已经上了菜。
这酒楼上下,也足有十几个伙计,传菜如飞,香气四溢。
伙计把菜放到桌上,见是面生的客人,还要介绍一番。
“这头一道,是芭蕉蒸青精饭,当年大唐一位状元的烧尾宴上,开创出来的菜肴,流传到南诏,现在能做好的,还没有几家。”
以青精叶的汁水,把米染到青黑,煮的时候铺一层红枣,煮熟后,再把芭蕉嫩芽洗过,拌在里面,靠热气蒸熟。
楚天舒挑起一筷子放进嘴里,满口清香微甜的感觉。
第二样菜是炙羊肉,也有一碟送在成瞎子面前。
楚天舒正吃着,就听到琵琶声一停,台上换了个人。
有伙计把胡凳搬走,另搬了一张半人高的桌子放在台上。
桌上摆着各式各样的物件。
有团扇,有短刀,有驼铃,有木雕的大印,还有纸糊的大锤。
只见一个头发白,精神矍铄的老头走到台上,四面作揖。
“小老儿刀白树,这楼子里的说书人,在座有认识的,不认识的,小儿都在这边先赔个礼。”
“只因我说书讨生活,这些故事里的人物虽源自历史,也难免有几分乡野传言。”
“倘若在座的有哪位,与故事里的人沾亲带故,或听到哪段与自家经历相仿的,纯属巧合,绝无含沙射影之意,万望海涵。”
楚天舒不禁抬头看去。
很专业啊,上来先一段免责声明。
在座不少是熟客,闻言立刻有人调笑。
“老头你尽管说,我听你故事里每个大英雄都像在影射我,本想隐姓埋名与大家相处,没想到还是被你戳破。”
“但我不怪你,你说吧!”
此言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好,那我今天就来说一段隋唐之交的故事。”
说是已经开场,刀白树却先扯了个闲篇。
“要说那隋唐之时,可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我们说书人里,头一个有名望的,也是在那时有记载。”
“给人讲故事谋生计,从先秦时就有记录,但那只是空讲,到了隋朝的侯白才子手上,才开创出拿各种物件,配上动作,边讲边演绎的手段。”
“大才子侯白,就凭这项本事,先跟杨玄感相交,后来还被隋文帝赏识,召他去编撰历史,也算混出了头啊。”
楚天舒微微点头。
关于说书人这个职业的演变,这一段,倒是跟他老家历史上的记载一样。
“但在隋末乱世之中,一个说书人,一介史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