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产区。”
“可以预见的是,就算咱们竭力阻挡,也只是会短时间内推高南方的油价,惹来怨声载道,并不会形成什么致命的威胁。”
“可是一旦咱们面临的困境,短时间内不能缓解,那么只要时间托上几个月,明年春天的时候,各省必然会因为豆价上涨的原因,大量的种植大豆。”
“一旦有了大批量的新豆,咱们这些陈豆,可就要砸手里了!”
“这可是不少钱呢!”
说着,孔续为裴元合计了起来,“咱们从河南买的大豆还未变现,就再要收购山东的新豆,按现在的规模,怎么也得再投进去接近二十万两的银子。”
“如果咱们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和南边和解,只要对方拖下去,咱们这些全部的银子,就都打水漂了!”
裴元赞赏的看了孔续一眼,“不错,你考虑的确实周到,本千户让你主持此事,果然没看错人。”
裴元倒是给孔续吃了颗定心丸。
“放心,我要找的那人很有能量,消化掉那批豆油应该问题不大。再说,只是要有个双方信得过的人牵个线而已,又不是什么天大的难事。”
“等卖了那批豆油,咱们就有足够的银子运转了。”
“何况罗教这边,也有些银钱储备,应该足够这次收货了。”
孔续小心道,“卑职……,只是怕这些钱会打水漂。”
裴元摇头道,“不至于。”
掉的银子是用来从那些信奉罗教的百姓中购买大豆的,就算真打水漂,也相当于是钱养那些罗教徒了。
某种程度上,也相当于肉烂在了锅里。
再说,裴元手中积攒的大豆,就算不去榨油,也未必找不到销路。
按照裴元的记忆,这些年边境可是不怎么安稳的,朱厚照推行先军大明的政策后,也有威慑戎狄之心。
一旦北边用事,势必会需要大笔的马料。
特别是,如果某些人真要给太仓银放血,说不定就会借机拿钱出来大规模采购物资。
到时候裴元可以低价卖给户部采买的掮客,小亏离场。
裴元倒没给孔续说这些,而是道,“我记得之前的时候,程雷响给我来信,说是和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的两个指挥使正在合伙,想从利津盐场搞一批盐出来贩卖。”
“过几日,等程雷响来了,我就问问他的情况。若是他得手了,那就好办了。反正私盐不好脱手,就不如运到我这里来,将一些运回去的大豆,制作成酱油、酱料。”
“到时候做的咸一点,不难找到足够的买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