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我们说是张雄杀得,就是张雄杀得吧。”
裴元见话到这里,立刻接上,“那就要靠毕公公出力了。”
“我?”毕真愕然。
裴元怕毕真不肯尽心,补充道,“只有本千户后顾无忧,才敢断然行动。”
毕真微一皱眉,却不犹豫,“那你说来听听。”
裴元道,“张永若死,必然会引来朝野震怒。”
“但是天子薄情,能为此事付出多少关注,还很难说。”
“何况张永是被贬去南京的,张锐为张永找到的那些罪状,也不都是假的。天子心中对张永恶感未消的情况下,未必会对底下施加多大的压力。”
“只要这件事是底下人盯着去办,那就有机可乘了。”
裴元还记的当初的三河驿案,就是这样发展的。
留志淑那些刑部主事之类的中层官员,在发现上面催的不是很急迫,事情又可能牵扯到其他大佬时,就开始默契的摆烂划水了。
他们会用程序性的东西,彻底拖垮这次调查,最终导致事情不了了之。
裴元说道,“张锐已经有斩草除根的动机了,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张雄制造一个足够大的疑点,将事情攀扯到张锐和张雄两兄弟身上。”
“只要这件事牵扯到东厂厂公,天子又未持续的施压,这件案子就没法查了。”
毕真提醒道,“张雄那六百缇骑已经在南边损失不少了,剩下的人根本就奈何不得张容手中的精兵。他就算想做也做不成,光是这一点,就没法把脏水泼到张雄身上。”
裴元想了想说道,“也不难。既然关键点在于张雄手下的人数,那我们模糊掉他手下的人数不就行了?”
裴元向毕真问道,“毕公公手下,可有和心腹可靠的宦官?”
毕真点头,“倒也有几个能用的。”
裴元道,“我有个办法。”
“你可以让手下宦官,以讨好张家兄弟的名义跑去向张雄献策。就说,张永既然已经离去,那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司礼监秉笔马永成恐怕很快也会下台。”
“以往的时候,内廷都是以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张锐虽然提督了东厂,却是以尚宝监掌印太监的身份兼任的。”
“现在张锐先拿到东厂,理论上也可以回头谋求司礼监秉笔太监。”
裴元说着,向熟知内宫事务的毕真请教道,“这个逻辑没问题吧?”
毕真想了想,赞同道,“张永走了,马永成确实会被换掉。司礼监掌印和司礼监秉笔需要一条心,陆訚既然已经上位了,自然留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