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没有?看到没有?方方的真人是不是和我形容的一样?!”
“嗯嗯嗯!”闺蜜小鸡啄米似的点头,“确实是神的孩子啊……本人比电视上更夸张!”
隔壁的林靖宇脸色铁青,眼珠子里滋滋直爆火星。
酸?不!
那是明晃晃的嫉妒,已经发展到了一看到就恶心的程度——这屌人凭什么这么耀眼啊?!
同他一般羡慕嫉妒恨的男生还有不少。
按照杨欣的介绍,今天到场的观众,有北大的学生,有吉大、东北师大、吉艺的学生,也有两大附中、十一高等重点高中的学生,和一部分专业撰稿人、教育家评论家。
现场总共50多个座位,没有一个废物……额,这话说早了,且再看看吧。
方星河和王老师打了个招呼,然后在沙发里落座。
舞台上总共有两张长沙发,呈八字型斜对,将主持小圆桌夹在中间。
杨欣和王老师坐在圆桌后面,方星河独占一张沙发,挨着王老师,对面则是杨丹轻和焦国标,挨着杨欣。
正式进入到节目。
主持人杨女士开始走台本,介绍嘉宾,然后发起谈话。
“王檬老师,您不是第一次见到方星河了,但我还是想请您谈谈对他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啊,哈哈!犀利、野性、粗暴吧?”
王老师脸上带着一种回忆,感慨从话语间流淌出来。
“因为我们评委不像你们读者,你们是先看到照片再看文章,心里容易有那么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
我们从看完文章再到看见真人,中间间隔了30多天——我坦率的和大家讲,那30多天里,我们看稿看累了的时候,经常就把小方的几篇文章翻出来,再看一遍,看完就热血沸腾的。
有人可能怀疑,至于吗?
怎么不至于!
孩子们啊,我们决定给中学生作文比赛做评委,也是带着很大压力的。
当初大家抱着的决心是:哪怕没有一篇成的,也要把这件事情坚持下去,慢慢推动中学语文的发展。
我们真没有怀着很大的希望,事实上,绝大部分稿件也确实不太合格,很教条,很格式化。
然后就在这么多稚弱稿件的中间,忽然冒出来一个方星河,你们能够想象当时我们的震撼、喜悦、欣慰和迫不及待吗?
反正就在那些天里,大家经常幻想一下小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在心底勾勒他的形象。
给大家讲个笑话——你们知道我们拼凑出来的形象有多离谱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