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宋的国际形象以及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皇帝作为国家元首,以后少不得需要经历这样的外交场合。
如此多多培养,以后再与别国元首谈经贸合作,国际关系的时候,也能多了几分从容和底气。
广州作为如今大宋与江浙并列的外贸基地,俨然成为了大宋朝廷扶持的对象。
赵祯深知这一点,因此在广州多逗留了几日。
直到三月中旬才离开。
之后兜兜转转,从广州坐火车北上至汉口,再坐船往东前往浙江。
先去了杭州,视察了当地与高丽、日本等国外贸情况,了解了当地的产业特色,深入调研了宋日关系和民间贸易往来的形式。
到四月份,赵祯才坐火车回汴梁,不过并没有回去,而是路过汴梁,北上至燕云之地,深情地凝视着这片大宋曾经失去上百年之久,如今回归不过七八年的故土。
他来了新修好的北平城,也去了唐山钢铁厂了解当地的钢铁产业,之后出山海关至辽东,慰问了当地驻守的军队。
等这一切行程结束,时间也基本上来到了五月份,中途还去了一趟武安钢铁厂,视察了当地的钢铁生产以及周边配套厂情况,赵祯这才坐火车返回汴梁。
从二月初到五月下旬,赵祯这次出行花了大概三个半月的时间,足迹遍布北平、长安、成都、广州、江浙、淮南等大片区域。
基本上全国主要城市都去了一趟,也让赵祯迅速积累出不少有用的知识。
其实他的知识面很广,但都是理论知识,仅存于似是而非当中,没有亲眼看过,也没有认真调查,因此以前的赵祯一直属于理论派。
现在至少已经实践,虽然效果不一定特别好,因为他看到的往往都是城市中产,真正的底层很少能够出现在他面前。
但即便是这样也已经不错了,对于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来说,有一定进步,总比固步自封强得太多。
庆历十四年五月二十六日,赵祯回到了他忠诚的汴梁。
正值盛夏,气温升高,汴梁最近几天持续保持在30度左右,谈不上太热,但白天也绝对让人很不舒服。
下午崇政殿内,风声呼呼地响动,加上周围放置的冰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