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劳百姓的事情就传了出去。
文官集团,乃至包拯、欧阳修等人都上书反对,以隋炀帝为反面教材,说皇帝出巡劳民伤财为理由,希望大宋皇帝陛下吸取隋朝教训。
但政制院却把反对的声音压了下去,并且下达了官方政令,同时各地报纸也都在宣传这件事情,主要集中在赵祯勤政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观念上,解释为什么要出京巡视。
至于劳民伤财的问题以前肯定是劳民伤财,可如今有了火车之后,通行速度提升了何止十倍,曾经从汴梁到成都至少得花两个月时间,现在最多就是两三天时间。
坐火车先到长安,再从长安南下至成都,总里程不过一千多公里,如果是直达列车,甚至都不需要两三天,早上出发,第二天早上就到了,速度非常快。
因此这个问题也遭遇到了政制院的驳斥,赵祯出行遇到官员们反对的事情自然也就顺利解决。
很快到了二月初,庆历十四年的二月份是汴梁最繁忙的时候,冬季有时运河各段落下雪,遭遇冰雪封河是常有的事情,时常需要官府组织人手破冰,耽误行程。
然而二月份春天到来,运河再次恢复畅通无阻,就像节假日时期的高速公路一样,从汴河的南入河口到汴梁码头十余里,挤满了来往的船只。
并且随着多个火车站的修建,比如汴梁西站连通了洛阳、长安以及线路周边的沿线城市,同样是往来人员不计其数。
一时间汴梁的人口与繁华持续增长。
便在这种情况下,二月八日,在距离大宋国庆节还有十九天的时候,大宋皇帝赵祯正式离京,开始了巡回天下之旅。
第514章 沿途的风景
汴梁火车西站,往来行人不多。
毕竟关中经过唐朝过度开发,又经历五代十国,经济人口大幅度下降。
虽然这些年大宋一直在努力改善这个情况,可相比于其它主要城市的建设进程,长安的进度还是远远赶不上。
不过赵骏之所以先修成都到长安,以及长安到汴梁的铁路系统,为的就是促进关中的发展。
因而等关中地区治理好了,人口密度上去,经济自然也就能迅速繁荣。
上午辰时初,在卫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