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明白自己有些过犹不及,矫枉过正之后,赵骏就与众人商议,最终确定了三年义务教育,并且实行五四三制。
这个制度就是五年小学,四年初中,三年高中的学制。
其中从小学一至三年级将进行义务教育,四五年纪才开始收学费以维持地方教育的财政。
如此一来,虽然还是会加大教育投资,不过不管是涉及人数还是整个体系都要少许多,并且以扫盲为主,基础教育为辅。
等到再过些年,国力发展到了另外一个高度,那就开始把基础教育作为主要攻坚对象,提升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以此达到培养更多人才的目的。
当然。
整个会议内容自然不可能这么草率地决定就实施。
政制院提出这个方向,下面就得先进行试点实行,比如先在汴梁进行义务教育,看看成效,没什么问题再推广全国,做好预算和准备工作。
真正实行起来,可能要好几年过去。虽说慢是慢了点,但盘子太大了,很多东西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不谨慎些。
这亦是后世我国对于任何改革时做出的策略方针,以避免出现错误。
而除了教育之外,随着物理学院对于电磁学的研究愈发加深,电力也开始广泛应用于工业当中。
并且民间百姓也需要电力,不管是电灯还是电风扇,都可以商业化。
所以大量修建发电站就势在必行。
包括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都需要修工程,雇人手。光靠地方上截留的那30%的财政收入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中央财政拨款。
加上其余方向以及之前制定的各项计划。
结果就是十三年年底,基本上才刚收上来的税款手里头没捂热,就已经全部分配得差不多了。
这让包括赵骏在内的诸多宰相都十分感慨。
钱,真是越多越不经花。
以前年收入在6000-8000万贯左右徘徊,只要解决军费、官员俸禄以及其余杂费就行。
现在年收入已经到5亿贯了,军费大幅度降低,官员俸禄虽然没有大幅度降,反而因逐年增多的官员而涨到了两千来万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