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去试试吧。”
“然后就是工商部今年上报过来的数据,他们希望略微下调一下酒税,现在粮食太多,多酿酒也能有助于税收。”
“那让他们自己确定个章程吧。”
“嗯,工部那边也奏了一些地方工程汇报,都是利国利民的工程。”
“让工部派人去看看,确定方案,保证万无一失,计算好方案需要多少钱,再找各大企业投标。”
“是,还有户部这边.”
曾公亮把自己份内的公务一一向赵骏汇报。
诸多宰相自然是有分工的。
朝廷目前有五十多个部,一级部门十六个,二级部门和三级部门加一起差不多三十余个。 而宰相则有十二个,基本上每个人要管理三至四个部门,分管的部门往往是自己在当上宰相之前担任的部门职务。
比如曾公亮曾经做过火器司知司,早年干过酒务,管过商税院,做过工部郎中,然后是民政部侍郎,最后在户部尚书的位置被任命为宰相。
所以他目前主要做火器司、工商部、工部、户部等工作。
其余人也差不多,像夏竦现在主管财政部,也兼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等等。
皆因他以前判集贤院时修过典籍,担任青州安抚使时搞过工程,在三司时做过副使,最后于财政部尚书担任宰相。
因而诸多宰相分工明确,各有自己份内擅长的事情,也不至于出现外行指点内行,批阅过的劄子也由赵骏总管,有意外也能大家一起讨论。
这套政治体系衍生出了一个相当靠谱和高效的行政。
只是这是因为赵骏作为政治强人被所有宰相信服,围绕着他才能完美地运行这套体系,如果继任者威望不足,就很容易出现扯皮和分歧,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好在赵骏今年刚满四十岁,还有很长的时间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目前并不是主要矛盾。
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完成国家工业积累,让大宋的国力迅速膨胀起来,膨胀到一个哪怕是发展停滞,也让全世界追赶百年都不一定追上的速度。
至于外部矛盾,基本上可以无需理会。
曾公亮把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