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玉行踉踉跄跄后退,几乎是落荒而逃。
赵蘅既没有拦他,更没有喊他。
那晚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又下起绵绵的寒雨。傅玉行走到街心,被深夜料峭的风一吹,那薄薄的一分酒意也彻底醒了,整个人开始感到一种浸在水中的凉意。
他回过头,去看那栋黑夜中的傅家宅邸,屋檐下一点灯笼的光,照不到他所站的这片阴影。
他就站在那片黑暗的街口,站了不知多久。
第二天,傅家家仆们看到他们二少爷湿淋淋地回来了。众人吓得又是熬热汤,又是拿衣服,问二少爷昨晚是什么时候跑出去的,怎么也不打一把伞。
傅玉行没有换衣服,而是径直来到赵蘅面前。
赵蘅在拨炭火,抬眼,也看到了他这一身湿透的头发衣裳,整个眉眼因为被水洗过,显得更加漆黑。
傅玉行在她面前坐下,开口第一句话,声音还带着些哑。
“大嫂,我考虑好了,我愿意成亲。”
赵蘅微微停顿,但她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低下头,继续拨弄面前的银炭,“你愿意做这个决定,是最好不过了。”
“接下来的事,只怕还需大嫂多多费心。”
“这是自然,我会尽心的。”
“多谢大嫂劳神。”
“二弟不必客气。”
第五十九章 旧孽
九月初八是个好日子,红菱和蔡旺生在这一天成婚。接亲早上,外面鼓乐声声,赵蘅为红菱戴上凤冠和头纱,看着她在镜中明媚含羞。喜婆打开门,说新娘出门了。红菱却忽然说,“等一等。”
赵蘅看到,她对着镜子,将耳上一对红珠子耳坠取了下来,静静看了半晌。喜婆不明所以还在催促,赵蘅说,“再等等她。”
红菱最终打开抽屉,将耳坠放进其中,妥贴收放好,站起身来,展颜一笑,“走吧,成亲去!”
赵蘅看着她奔出门去,仿佛也感到一种天宽地阔。
不久,傅玉行有意婚配的消息很快也在城内传开了,许多人家纷纷把适龄之女的小像和庚帖送到媒婆手上,再由媒婆转递傅家。
“翰书斋的梅姑娘,知书达理,秀外慧中,最是个宜室宜家的贤内助了。”
“这王员外家境殷实,他家女儿娶过了门,家业岂不更加兴旺?”
“张家姑娘出了名一双巧手,女工厨艺都是最好的!”
媒婆们虽然口沫横飞说得热闹,傅玉行的态度始终淡淡的。给他递画像,他也看;给他说各家姑娘的品貌,他也听;问他觉得如何,他好像也在考虑。只是考虑到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