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日渐衰败。究其原因,其一,便是我等宣州药商近年来背离商道,沉溺于尔虞我诈、同行倾轧之举。自古商者,当以信为根,以义为本,尤其是药材经营关乎生民疾苦,更需心怀敬畏。大嫂之言,如当头棒喝,让我如梦初醒。我想,唯有回归商道正途,我才能真正算是重振家门。”
他说这些话时,赵蘅就在座下,一字一句听得清楚。
傅玉行说到这里,略略提高了声音,“傅玉行今日在此做出保证,诸位掌柜手上的苁蓉,我将按照市价分批购回。从此以后摒弃前非,与诸位共商大计。”
众人听到他要将苁蓉全部回收,不禁哗然,又不敢置信,忙高声问:“二少爷,你说的可是真的?”
傅玉行又道,“不仅收回苁蓉,我已和知州商定好了,将修缮城内废弃的药王庙,恢复祭祀与药集,以吸引四方药商。另外还将倾囊以助,资助工匠,助朝廷重新开辟从宣州至江陵的水路,令宣州能再复昔日盛况。”
其实早在他回宣州的第一天,就已经和知州商榷此事,只不过那时这只是他和知州的利益交换。他以财力和眼光换来知州的政绩,知州大人则用手中权力行他的方便。可在赵蘅点拨下,这件事已从谋求私利的手段变成了他真正的意愿。
“此水路不仅北连诸邑,也可南延海港,化为一方通衢,便于海运之利。药材由此可达远邦,以成大宗交易,相信宣州未来必将重新成为南北最大的药市。只是,诸位掌柜也需相互督促,从此往后同心同德,共同树起宣州药材这块金字招牌,使宣州之名成为良药的代称,而非劣质的标识,如此,才真正是宣州药业的长久万全之计。”
众人自然欢欣鼓舞,纷纷举酒敬谢,庆自己劫后余生,也庆傅玉行口中那个引人期盼的光明前途。
傅玉行走向雅间出口时,看到一个人站起来迎面而来,他竟愣了一下,才认出对方是刘凤褚。
刘凤褚在人群中一向鲜艳而扎眼,此时却显得面目模糊,那股外露的虎狼气消去了。傅玉行今夜那些话,不论他是真正听进去了,还是仅仅出于斗败者的能屈能伸,总之他第一次显出无可置辩的模样。“傅二少爷,我刘凤褚这么多年看人,从来没有走眼过。唯一一次看走眼,就是在你身上。”
“什么意思?”他礼貌问道,其实并不关心。
“我一直以为你和我是同一种人。”信奉优胜劣败强者为尊的道理,对扶倾济弱脉脉温情的把戏不屑一顾。也正因这样,他比任何人都要恐惧落于下风,因为坚信对方会像自己绞杀他一样绞杀自己。
傅玉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