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维闻言,微微一笑。
“请说。”
安德森说道:
“您之前曾经说过,相对论的物质基础是天文学,量子力学的物质基础是原子学。”
“所以,这两大理论分别对应尺度的上限和下限。”
“理论的尺度上限,我个人认为是不存在的。”
“因为恒星系乃至星系的尺度对于人类而言,已经足够巨大。”
“但是目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广义相对论都可以很好地预测。”
“所以即便未来发现更大尺度的宇宙结构,它同样也要遵循这些物理理论。”
“无非是算出来的质量更大、速度更快、光强更强。”
“星球和星系的尺度差异不会带来物理本质上的区别。”
“但是理论的尺度下限,我个人认为确实值得商榷。”
“目前人类已知的最小结构就是电子,量子力学也是通过研究电子的行为发展而出。”
“虽然它号称适用于一切的微观粒子,但也许将来我们发现比电子更小的粒子后,或许会有新的性质。”
“那么量子力学就需要重新调整。”
“因此,我觉得尺度的下限和现有粒子的大小有关。”
哗!
安德森的回答在学生中引起巨大反响。
很多人忍不住点点头,显然很认同这个观点。
不过郎之万、德布罗意等大佬们微微摇头。
在他们看来,安德森的回答有点过于稚嫩了,没有说到重点。
这时,李奇维笑道:
“安德森同学,你的回答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你默认一个物理理论不能容纳未发现的事物。”
“这一点,虽然无法从数学上证明,但我个人不同意你的观点。”
“一个好的物理理论,应该是能预测或者预言未知的现象。”
“而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它能预测的极限是什么。”
嗡!
众学生不明觉厉。
他们觉得布鲁斯教授的境界有点高。
李奇维也不再继续考验这些天才们,继续说道:
“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其中会用到一些计算,大家不要开小差,不然可能听不懂。”
哗!
众人瞬间兴奋!
他们恨不得多长几只眼睛,怎么可能还走神。
在所有的期待下,李奇维说道:
“对于我们人类而言,世界是存在极限的。”
“比如根据宇宙膨胀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