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物质的第六态!
同时,费米还证明了,对于这两种自旋情况不同的粒子,麦-玻统计是各自统计的近似情况。
论文一出,物理学界轰动!
“天啊!”
“没想到电子竟然也有特殊的统计规律。”
“而且,这又是一篇在不确定性原理的基础上诞生的论文。”
然而,仅仅过了三天。
狄拉克的论文也随后发表。
论文一出,众人又震惊了!
“啊?”
“这不是戴维森和小汤姆逊的翻版吗?”
“二人分别独立地发现同一个成果。”
“只不过一个是实验成果,一个是理论成果。”
一时间,物理学界传为佳话。
真实历史上,费米和狄拉克独立地发表了这一统计规律的论文。
但是狄拉克直接说这项工作是费米完成的,他自己称为“费米统计”。
这就是低调的狄拉克,他不愿与任何人争论。
然而,后世的人还是考虑到他的贡献,改为“费米-狄拉克统计”。
至此,量子力学中两大统计规律正式面世。
它们是量子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方便,物理学家将自旋为整数的粒子称为“玻色子”,将自旋为半整数的粒子称为“费米子”。
如此一来,形形色色的粒子,通过自旋的不同,在本质上有了划分。
这也为以后粒子物理学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很快,在两大统计规律的基础上,又催生出很多新的结果。
福勒根据费米-狄拉克统计的原理,解释了长久以来困扰物理学界的问题:场致电子发射。
紧接着,索末菲把费米-狄拉克统计原理,应用到金属电子的研究之中。
忽然,众人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第二届物理奥赛中,那些上了排行榜的天才们,如今很多人已经在物理学界崭露头角,甚至引领风骚。
狄拉克、泡利、海森堡、费米、乌伦贝克、古德斯米特
这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换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还只是学徒的年龄。
然而在物理学这个最智慧的领域,他们却创造了量子力学的巨大辉煌。
他们的思想没有受到经典物理学的束缚,在现代物理学中天马行空,如鱼得水。
一个个匪夷所思的理论或者概念,对于普通学者,尤其是那些老一辈的物理学家来说,难以接受。
然而,对于这些新生代的天才们而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