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绝世交锋!全新解释!公式之含义!既无法测量,也不存在!
在后世,不确定性原理和质能方程一样,由于公式看起来非常简单,所以谁都能说几句。
然而,大部分人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容易对公式的理解产生极大的误差。
他们若再看几篇水平不够的科普营销号的文章,被洗脑了,那就更惨了,思维掰都掰不回来。
这也不能怪大家,因为真实历史上,海森堡在提出不确定性原理的时候,他自己的理解就是错的
最后还是玻尔给出了正确的解释。
你看看,连理论提出者本人都理解错了,可想而知量子力学的难度。
而现在,当李奇维首次提出不确定性原理的公式之后,海森堡命运再现。
而他的理解,其实和大多数人一样,也是后世那些普通营销号的理解。
海森堡认为,想测量一个电子的位置和动量,就必须用其它粒子或者光子去撞击。
而若想把电子的位置测准,就要使用波长越短的光,因为波长太长就直接绕过电子了。
但是光子的波长越短,根据e=hv,它的能量就越大,那么撞击电子,自然对电子的动量改变就越大。
总结就是:用光子测量电子位置的操作,干扰了电子的动量。
所以,我们不能同时测准电子的位置和速度。
以上这种【测量干扰说】观点当然是错的。
而它之所以会流行,就是因为听起来非常【通俗易懂】,中学生都能明白。
但错的就是错的,再通俗易懂都没用。
不确定性原理是电子等粒子的固有性质,不依赖于任何外部测量。
李奇维刚刚在海森堡基础上的解释,还是有点过于复杂了,而且有一点小瑕疵。
他准备从另外更本质的角度,来重新阐述不确定性原理。
但就在这时,狄拉克的声音响起了:
“教授,我觉得您的解释略有不妥。”
哗!
仿佛雪山上传来一道冰冷的寒风。
所有人为之一惊!
孤寂、沉默的狄拉克,给人的感觉从来都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卢瑟福和福勒的眼中,惊喜万分。
他们对狄拉克的看重,远远超过了其他人。
对方或许是英国在理论物理学领域的唯一希望。
他也被誉为1900年出生这一时代的最强天才!
而现在,狄拉克和布鲁斯教授的辩论,堪称绝世天才和绝世强者之间的碰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