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样的学生。”
“爱因斯坦他只知道埋头做研究,尽耽误人家。”
薛定谔挠挠头尴尬一笑。
二人又闲聊了一会后,薛定谔站起来,深深一鞠躬,最后真诚地说道:
“布鲁斯教授,感谢您的栽培!”
李奇维笑着点点头,目送他离开量子研究所,心中还有一丝不舍。
随即,他又低声吐槽道:
“泡利和海森堡,这两个小崽子什么时候才能走。”
“烦的我不行。”
——
1924年2月15日。
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
今天是实验室建成50周年纪念日。
学校内彩旗飘扬,热闹非凡。
虽然李奇维和卢瑟福只是想办一场低调的内部庆祝,并不想太过招摇隆重。
但是剑桥大学显然很看重卡文迪许,因此非常支持本次活动。
不仅在整个校园内宣传,而且还承担了所有来访人员的一切费用。
开玩笑,剑桥大学的诺奖来源,大部分都是出自卡文迪许。
学校领导层当然非常上心。
没有诺奖级成果,都不好意思到外面忽悠那些有钱人捐款。
虽然麦克斯韦是在1871年创立了卡文迪许实验室。
但那时候只有个名义,一直要等到1874年,实验室才真正建成并投入使用。
所以,纪念日也就以1874年为标准,距离今年正好是50周年。
实验室虽然是麦克斯韦创立的,但名字却以卡文迪许命名。
这肯定是为了纪念那个号称“称量出地球重量的男人”,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剑桥大学校友卡文迪许。
而不是因为,卡文迪许的亲属,时任剑桥大学校长德文郡公爵,个人捐款8450英镑,用于实验室的筹建。
建成之后,麦克斯韦成为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第一任主任。
在他之后,第二任主任是瑞利男爵斯特拉特。
后来,瑞利男爵又选择年仅28岁的汤姆逊作为第三任主任。
接着,就是1919年,卢瑟福从汤姆逊手中接过大旗,成为第四任主任,一直到今天。
历经四代人的努力,卡文迪许从当初的简陋实验室,发展成如今物理学界最顶级的实验室。
从这里走出的人,大部分都成为了物理学界赫赫有名的人物。
而李奇维和卢瑟福二人,更是其中的翘楚,引领众人。
上午9点,当李奇维抵达的时候,实验室内早已人头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