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森堡在得知薛定谔的波动力学论文后,差点气的晕倒了。
他从来没有如此讨厌一个人!
“这是为了科研而科研!”
“电子只是有波的部分性质,但它本质上还是粒子。”
“薛定谔的波动力学是在玩诡秘的数学游戏!”
“一派胡言,错的离谱!”
海森堡气的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抨击波动力学。
他认为这是薛定谔羡慕嫉妒恨了,故意造出一个和矩阵力学相反的东西出来。
毕竟,薛定谔在论文里没有给出波动方程的推导过程。
它是凭空出现的。
这正好让海森堡有了质疑的把柄。
物理学界不可能容忍一个虚造的公式!
一旁的物理系主任玻恩,还有他的好友弗兰克教授面面相觑。
他们俩可不会安慰人。
弗兰克和g·赫兹,当初因为用实验证明了玻尔模型的正确性,从而有了一定名气。(276章)
但是后来,两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一个工业界,一个学术界。
g·赫兹现在担任荷兰飞利浦公司创新实验室的负责人。
这个实验室还是当初在李奇维的提议下建成的。
所以,作为大名鼎鼎赫兹的侄子,g·赫兹并不觉得这个身份辱没了他。
而弗兰克则在玻恩的邀请下,来到哥廷根大学担任物理学教授。
真实历史上,他后来和很多人一样,离开了德国,并且和费米、康普顿等人一起建造了核反应堆。
关于弗兰克,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小故事。
他和g·赫兹因为发现电子碰撞规律,共同获得1925年的物理诺奖。
等到纳粹上台后,当时德国为了战争搜刮一切资源。
黄金则是重中之重,全部被垄断。
弗兰克自知保不住金制的诺奖奖牌,且他本人也因为犹太人身份受到了迫害。
万般无奈下,他只能带着奖牌逃离德国。
在当时,很多科学家会选择逃到丹麦的玻尔研究所。
那里几乎是逃亡科学家的大本营了。
弗兰克也不例外。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德国很快就入侵了丹麦,并且正式接管。
弗兰克心急如焚,他必须马上继续逃离,但是若带着奖牌在身,不用想也走不了。
千钧一发之际,匈牙利化学家德海韦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
“我可以配制王水溶液,将这枚奖牌融化掉。”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