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一页纸只是他发表的学术简报而已,用来阐述他的核心思想。
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法语原版有100多页,英语翻译版也有80多页。
里面充满了各种数学公式推导。
所以,德布罗意并不是走了什么狗屎运,仅仅凭借一个想法就能获得诺奖。
这个惊天想法的背后,是严谨详实的证明过程。
这就是民科和真正科学家的区别!
物理学发展到现在,早已过了一句话或者一个没有证明的公式就能颠覆的时代了。
你觉得自己颠覆了,其实只是你知道的太少了。
1923年3月10日。
德布罗意带着他的论文,终于再次踏入巴黎大学。
他刚进入实验室,就引起一阵惊呼。
“哦,天啊!”
“德布罗意师兄过来了!”
众人连忙上前嘘寒问暖。
今年31岁的德布罗意确实算的上是大龄博士了。
至少在郎之万手下的众多研究生当中,他是绝对的老大哥。
而且他为人和蔼,没有贵族的那种趾高气扬。
因此,实验室所有人都非常喜爱他。
大家内心非常羡慕德布罗意大师兄的潇洒。
半年不来学校,对于他那样的大佬来说,根本不算事。
毕竟他们哪怕博士毕业了,也达不到德布罗意出生时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么残酷
德布罗意笑着说道:
“我给大家带了一些果,请随便享用。”
众人欢呼。
有人好奇地问道:
“德布罗意师兄,你今天是来找郎之万教授的吗?”
“他这几天都在科学院那边,没有来实验室。”
德布罗意说道:
“没关系。”
“我今天是来提交我的博士论文的。”
他知道郎之万教授近期没有时间,所以干脆直接先提交论文,走上评审程序。
到时候再向导师解释。
反正他的研究方向,郎之万很清楚,这样也不会太突兀。
至于论文内容突不突兀,德布罗意会心一笑。
“不知道学校的诸位教授们,有没有那么大的魄力了。”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大名鼎鼎的德布罗意师兄终于要毕业了吗?
很多人只知道德布罗意研究的课题非常之难。
但具体是什么内容,就没人清楚了。
不过,这不妨碍大家连忙恭喜。
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