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因-仁科公式的预测。
γ射线存在一种反常吸收的现象。
这就是后来正电子被发现的契机。
所以,克莱因-仁科公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仁科芳雄的消息传回樱国内后,立刻引发轰动。
长冈半太郎喜极而泣,宣扬道:
“这是樱国在物理学领域零的突破!”
“仁科芳雄是樱国的英雄!”
樱国也成为了自华夏、印度之后,第三个在国际上发表著名物理论文的国家。
华夏科学界众人无不感慨:
“原来樱国在科学领域与我们相差这么大啊。”
“就这点成果,瞧把小樱子们给激动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仁科芳雄获得诺奖了呢。”
华夏的科学实力早已今非昔比。
第三个。
查德威克发现了一个十分奇特的实验现象:
原子核发生β衰变的能谱,不是理论所预测的分立谱,而是逐渐衰减的连续谱。
但是根据现有的质子-中子模型,结合反应前后的能量守恒定律,可以从理论上计算出,能谱应该是分立的。
而现在,实验与理论不符。
这说明要么是质子-中子模型错了,要么是能量守恒定律错了。
论文一出,瞬间震惊了物理学界。
“这太不可思议了。”
查德威克苦尽甘来,终于发表了重磅性的成果。
不过,他带来的问题却是致命性的。
玻尔第一时间发表了名为《β射线谱和能量守恒》的论文。
他在文中大胆地指出:能量守恒定律错了!它不适用于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过程。
这简直比查德威克的论文还要骇人!
众人忽然发现,这已经是玻尔教授第二次炮轰能量守恒定律了。
很多人不由得好奇:
“玻尔教授咋就非要和能量守恒定律过不去呢?”
不过,也有人猜测,玻尔是不愿意质疑他导师的质子-中子理论。
物理学界对此发生热烈的讨论。
很快,原子学第一大佬卢瑟福出面了。
他公开表示:
“质子-中子模型和能量守恒定律都没有错。”
“查德威克的发现,很有可能和布鲁斯教授提出的弱力存在关系。”
他的观点受到了众多物理学大佬的认同。
真实历史上,查德威克的这个奇特发现,引出了后来的中微子和弱力机理。
对于众人的讨论,李奇维没有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