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节
【同样的还有大伯,由于贺老六和阿毛都死了,他就来把老六家的房子收走,将祥林嫂赶走,迫使她走投无路。这种做法明明违背公序良俗,可在族权的保护下竟然取得了合理性,不得不说是一种……】
“荒谬。”
太极宫内,孔颖达的声音与水镜中的女声重合,惹得御座上的帝王与其身边同仁微微侧目。孔颖达吸了口气,躬身向上首的君王告罪,又神情凝重道:
“时人以为夫守节为礼之当然,然其婆婆却可以将之卖出,卖出便不能守节,夫权与族权竟呈相抵牾之势,因理得权,行的却是悖礼之事,礼法于之岂非荒谬?”
魏征接过他的话:“依文章中卫老婆子之言语,竟对婆婆的处置颇有赞赏之意,可见他既是认同,又对之习以为常。所谓礼法,说存亦存,说亡亦亡。”
“勿忘了后文。”房玄龄目光明锐,“婆婆以卖媳换取银钱,山民以为常,俱往喝一杯喜酒,土风如此;鲁镇之人则责祥林嫂以败节,两地之风截然不同。”
“山民生计艰难,固有野蛮之行,贫之病也。”长孙无忌跟着微微感叹。
上首的李世民听听着座下臣子的讨论,李氏裘马世家,不历谋生之恶,然他亦曾眼看过隋末乱世。乱世之中民生多艰,质妻鬻子屡见不鲜,虽知情有可原,未尝不叹息痛恨,只确乎少有人提及被卖女子之痛。
他心中念转,面上却不露声色,只踱步道:“如卿等所言,那短工说的便是有理,祥林嫂是因贫而死?”
因为贫穷,所以幼年被卖做等郎媳;因为贫穷,又被卖与贺老六;因为贫穷无计谋生再来鲁镇,又因为贫穷冻饿而死。
众人都陷入沉思没有说话,照这么说似乎很有道理,但是……魏征忍不住又想一层,楚棠的意思显然不在此,祥林嫂又是因何而贫呢?
北宋。
欧阳修直言不讳:“楚姑娘质疑的,是礼法啊!”
梅尧臣面带犹疑:“礼法维系人心……”
欧阳修笑了笑,脸色却称不上好看,端起桌上的茶盏闷闷饮下一口:“圣愈兄,你看那礼法维系的,是何种人心?”
抑或这礼法下的所行,当不当得“礼法”二字。
帝王官绅各位有所思,更有观者在惊愕之后,倒还记得这是篇话本故事,也不顾旁人冷眼,顺着水镜的思路往下说道:
“既然如此,众人责怪祥林嫂就没道理啊!她都是被逼的!”
“正是!要怪就怪那恶婆婆,是她逼死祥林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