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见她的样子也不再追问,只在心里苦笑一声,忽觉嗓子眼里堵得慌。
那边的梅香看小姐不答也识趣地没再纠结这个问题,转而好奇另一点:“那谁能救祥林嫂呢,‘我’吗?”
“没有人。”
李清照轻轻摇头,重复一遍:“没有人救得了她。”
【纵观全文,与祥林嫂有关的人物分别有鲁四老爷、四婶、柳妈、祥林嫂婆婆及大伯、卫老婆子与鲁镇众人、“我”等等,我们将这些人物综合来看,谁要对祥林嫂的悲剧负责呢?】
【大家很容易将目光投向她的婆婆。】
水镜上出现祥林嫂婆婆的相关文段,将罪责指向婆婆的人纷纷抬头,聚精会神。
【婆婆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应酬从容,说话能干,她取走了祥林嫂的工钱,收走她的衣服,又派人把祥林嫂抢走,并不顾祥林嫂的意愿强行将人卖到贺家墺。联想到前面说祥林嫂是从家里逃出来的,不难想象,很可能从祥林死后,婆婆就已经对之几次三番进行逼迫了。】
唐朝。
韩愈蹙眉不语,他是推崇夫子之道的人,祥林嫂婆婆的行为分明是有违伦理,岂有卖儿媳的说法?
北宋。
欧阳修也是摇头:“从未见过如此的婆婆。”
再是家贫,也断没有卖儿媳的道理啊!伦常何在?!
明朝。
听到这里的朱樉忍不住啧啧:“这老妇也是奇了,寻常人家都要求媳妇守节,她倒好,上赶着把儿媳卖出去。”
“山野村妇难免不知礼数。”朱元璋拧眉,“倒是祥林嫂宁死不从,称得上刚烈,颇似那糟糠自厌的赵贞女。只是逃出去一途,却又在赵贞女之下。”
赵贞女是《琵琶记》中的人物,朱元璋对这出戏颇为看重,曾公开为之揄扬,推行天下,是以朱樉对这出戏也很熟悉,一听这话立即不假思索道:
“话不能这么说,赵贞女的婆婆也没像祥林嫂婆婆那样卖儿媳啊!”
第131章 祝福3
虽然对多数儿l子一直奉行棍棒教育加放养策略,但朱元璋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慈父,然而做慈父的后果就是总有些龟儿没大没小驳他的话,他向向朱樉投去死亡射线,冷笑一声:“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还是个不孝子。
朱樉:?
不认同您的观点就是不孝子?父皇您现在可是越来越蛮横了哈。
弟弟大大咧咧神经大条,朱标却是明白自家父皇的意思,“逃”之一途于孝道有违,只是……朱标拧了拧眉:
“祥林嫂欲守节,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