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浣曦泉浣投了1张月票。)
在府城的第三天,李十月一大早就起来了,今日是早就约定好了的,要去蒋家给蒋淮送年礼的日子。
住在客栈里的刘家屯人也都一个个的起来了,先收拾好自己,换上体面的衣裳;
再给娃儿好好梳头换衣裳,然后把自家准备好的年礼仔细的看一遍,别到时候出了差错。
今日这天就还算好,虽然也有风,但至少不再下雪了。
蒋家在府城外十里处,也是一处靠着山的村子。
蒋淮一个人在家里坐着,他心里是有些激动和焦急的。
虽然他之前是和李望明说很不必让李十月他们来蒋家给他送年礼来的,可他的心里对此就又有些欣喜和期待!
幼时丧父,少时丧母,靠着村里的补贴才安然长大的蒋淮,对于李十月他们这般做,让他在族人眼前得些面子,是很高兴和感激的。
因为李十月他们本不用做到此种程度的。
毕竟束脩他收了,四时节礼本也是有的,更别说那一箱箱的上等纸了,李十月那是每季度都派人给他送去的;
而且自从刘家屯的烧炭场开起来,入冬之后,不光是学堂和他屋里的炭火不停,李十月还让李世良带人给蒋家这边送过一车炭来的。
这种种真的做得已经足足够了,甚至在蒋淮看来,这都有些多了。
他可没见过哪一个教书先生能得这么多好处的。
所以,蒋淮才在之前寻李望明说,让李十月他们不必要非得来蒋家给她送年礼来的了;
因为蒋淮他觉得自己受之有愧啊!
其实蒋淮考上秀才之前就已经有不再读书而是起了去谋生的想法了。
后来,是族中长辈劝了他,说等他考上秀才,能得一份禄米不说,还能为族中免些田税。
所以,蒋淮这才把书给继续读了下去,他倒也是顺利的考上了秀才去。
也就是在蒋淮考中秀才的那一年,大隆数个州府大旱,流民渐起,又有靖安王起兵谋反,大隆各地很是混乱了一段时间。
这科举遂也停了下来,蒋淮顺势就不再准备科举,跟族中说想要去做个先生或是账房,有个能够谋生就好。
这难免不引起族中一些人的闲话。
“四房的淮哥儿当真是可惜了了。”
“可不是么?
要不是族里帮衬,他这秀才也是考不上的。
现如今他在族学之中给娃娃们开蒙,倒是又能靠着族里再得些银子了。”
“嗳,你这说得可就不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