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染病到离世这段时间的所有细节。”
永元帝点头答应了下来:“好,我会命赵奉去查。”
见永元帝答应,李玄也是跟着放心。
永元帝重新提笔,继续伏案忙碌。
李玄继续坐在书案上,为永元帝镇了一会儿纸。
其实就是用爪子按住公文一脚,让公文在永元帝写字的时候不要乱跑。
永元帝的桌上自然有专门的镇纸,但哪有李玄好使。
“阿玄,又担心安康了吧。”
永元帝批改着公文,突然如此问道。
李玄点点头。
“这一次寒潮一行,朕应该无法跟你一起了。”
对此,李玄早有猜想,因此倒也没有太过意外。
永元帝最近这段时间如此尽心尽力地为李玄进行准备工作,就是为了更加放心一些。
郑王虽然已经伏诛,但大兴的问题却没有那么容易解决。
一个王朝的问题,从来不只是在一个人的身上。
王朝兴衰不系于一人。
郑王或许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让大兴步入了腐朽。
但随之一起腐朽的人们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惯性。
这股惯性将带着大兴落入覆灭的深渊。
就如此前无数个前朝一样。
永元帝想要胜过这股惯性并不容易。
即便他掌握着天道境的手段,也有李玄这个天命者相助。
人的问题,永远无法依靠纯粹的暴力解决。
否则,那些强大的王朝又何至于覆灭?
人性中的恶,人族自己,才是人族最可怕的敌人。
不止人患,身亦是仇。
永元帝从书案上找出了一份公文,交给李玄去看。
这是一篇内务府的公告。
如今,京城上下官员,已经经历了一番自我清洗。
郑王倒台之后,文官一脉人人自危,无不寻求新的靠山,试图为自己挣得一个活命的机会。
而在这场清洗中,最得意的不是一直和文官对立的勋贵,反倒是武家。
永元帝派琞曌公主回京主持大局。
武家理所当然地会错了意。
武皇后对此没有任何的评价。
她既没有推波助澜,也没有出面纠正。
任由武家的人们发挥想象。
琞曌公主因此顺利在朝中得势,稳住了当前的局势。
但随着文官一脉被陆续清洗,朝堂上出现了巨大的权力空缺。
永元帝在南巡之前,倒是留了个中书令在朝堂上,本意就是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