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父母官,也是实实在在的功绩。”
“不。”宋和仍旧摇头,“女郎,归根结底,我还是一个贪心的人。人这一生,若不能轰轰烈烈、痛痛快快地活一场,又有何意趣?勤勤恳恳地待在穷乡僻壤中做事,我不是做不到,只是不甘愿。”
“我自小便畅想着出人头地,如今既然不能搏个贤名,那骂名也不是不行。”他认真地与郗归对视,“女郎,我不要此世的赞颂,而要青史的镌刻。纵是被人嘲笑,被人误解,我也要轰轰烈烈地、留在北府军的历史之上。”
这是一条谁都未曾想过的道路。
鲜花着锦的背面,总会有腐烂污浊之事。
自利是人的天性,郗归非常清楚,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志同道合,更不是所有志同道合者都能始终初心不改、携手并进。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这本就并非寻常人能够轻易达到的境界。
对于更多人而言,“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才是不断修行的必为之功。
北府军如今的确比太昌三年增添了许多实力、扩充了势力范围,可却也面临着更多由内而生的风险。
教育、整顿、监察、巡视,这些一直都存在,顾信做得很好,可精力终究有限,郗归也因对他寄予厚望的原因,暂未允许他使用太过激进的法子。
而宋和口中的“芟除芜秽、砍伐冗枝”,绝非顾信目前采取的那种传统方式。
他要以一种激进的手段,像毒杀司马恒一样地,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私心。
郗归沉吟着,而宋和还在继续陈说他的理由:“女郎,我知道您欣赏顾信对于法家的推崇,只是不忍心见他这样一个人才,因激进手段而饱受非议,所以才选择了更加保守的方式,让他主理教化之事,培养出更多崇法尚德的人才。”
“可我并不怕这些啊。”他自嘲地说道,“反正在世人眼中,我本就是一个小人,不是正适合做这些严刑峻法之事吗?”
郗归没有说话。
圣人有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可乱世之中,哪有那么容易实现“有耻且格”的愿景?
若能实现“免而无耻”,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